首页专题—正文
山东胶州“钢刚好”平台启航 激活钢结构产业升级新动能
2025年09月12日 16:30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9月11日电(王禹)金秋九月,胶州钢结构产业迎来数字化转型新契机。9月11日,“钢刚好”产业互联网平台推介会在胶州市中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举行。这场汇聚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的盛会,不仅展示了胶州推动钢结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更搭建起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桥梁,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胶州市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关键举措,“钢刚好”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出备受关注。此次推介会由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中云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山东钢刚好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承办,170余名来自政府、钢结构企业、金融机构及媒体的代表齐聚,共话产业未来。

  “搭建‘钢刚好’平台,就是要打破产业链信息壁垒,整合各方资源,为钢结构企业降本增效开辟新路径。”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兆和在致辞中明确平台定位。他介绍,平台将整合钢厂、钢贸商、金融及服务资源,构建一站式产业生态,通过“原材料集采、共享加工、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为胶州钢结构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支撑。

  会上,山东钢刚好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云岭详细解读了平台核心优势。据介绍,“钢刚好”平台以链接行业资源为核心,提供原材料集采、循环物资交易、共享加工、供应链金融及辅材买卖等全链条服务。目前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智能配货”模式可大幅提升现货贸易效率,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利润率。“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三年内覆盖胶州80%以上钢结构企业,把平台打造成区域性产业链枢纽,为胶州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下坚实基础。”高云岭说。

  产业转型,离不开前沿理念与技术的赋能。在主题演讲环节,五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从金融、技术、服务等维度,为钢结构产业转型建言献策。日照银行青岛分行高级产品经理王洁璇聚焦供应链金融,提出通过金融工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张明珩解读“钢结构数字金融产品”,强调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现收益平衡;山东省青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蒋宝炜展示焊接机器人在钢结构生产中的应用,为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参考;青岛永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超分享“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青岛玖邦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成绪则以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例,解析数据驱动对产业变革的重要意义。

  政策护航,是企业轻装上阵的重要保障。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企业服务科科长李金华现场开展惠企政策宣讲,结合“工赋上合”惠企e家云平台功能,详细介绍当地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手把手指导企业申报流程,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在交流答疑环节,企业代表围绕平台操作、金融服务对接、数字化技术选择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现场互动热烈,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收获满满,对入驻平台充满期待”。

  作为北方最大的电力钢结构产业集群,胶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输电铁塔、风电新能源装备、电厂钢结构生产基地,其电力钢结构特色产业集群更在2023年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此次“钢刚好”平台的启航,无疑为这一优势产业再添升级引擎。

  “钢刚好”平台的上线运营,将有效引导头部钢结构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促使各方充分发挥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领域的优势,实现区域内钢结构产业的分布式协同制造,推动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能提升。目前,东方铁塔、武晓集团、汇金通、青岛达能环保、中电豪迈钢构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以及俄罗斯谢韦尔钢铁贸易公司、俄罗斯钢铁联盟等国际知名企业已纷纷入驻“钢刚好”平台系统,为平台的初期运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未来,胶州市将以“钢刚好”平台为抓手,深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服务商的协同合作,构建“资源整合—服务优化—价值重塑”的创新生态,打造区域性产业互联网标杆,逐步形成立足胶州、覆盖半岛、辐射“一带一路”的钢结构产业链集成服务生态圈,推动钢结构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