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14日电(张孝鹏) 首届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14日在青岛黄海饭店开幕。大会由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指导,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承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青岛中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智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本次大会以“凝青聚力、青聚英才”为主题,聚焦生物医药、海洋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科学与工程等重点领域,旨在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搭建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的平台,进一步发挥青年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活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热情,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汇聚人才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大学校长董尔丹,青岛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青岛市科协副主席、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会长刘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海涛,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明铂,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陈连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徐兴永,山东大学(青岛)副校长高瑞,山东省科协人才联络部部长、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秘书长杨西博,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秦云鹏、刘红英、王辉,青岛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成文超等高层次专家、领导、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第十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青岛科技界的盛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刘峰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为第十五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王崇江在致辞中肯定了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成立以来的成就和在推动青岛科技人才成长与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青岛市青年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1”创新产业体系和“4+4+2”海洋产业体系,聚焦前沿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紧盯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青岛市高质量发展。青岛市科协始终将凝聚、服务、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创业的良好氛围。
刘勇在致辞中表示,期望能将此次大会打造成为一个启迪思想、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高水平平台,真正让青岛市的青年科技才俊们成为主角,展示风采,激发共鸣,共谋发展。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将紧紧围绕服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进步、发挥人才重要作用两大任务,牢牢把握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高、创新争先的宗旨和初心,积极搭建人才服务与科技交流学习平台,开展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推动各学科间融合发展,团结凝聚全市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带来了题为《浅谈科研范式变革背景下的健康科学发展》的主旨报告,围绕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健康挑战与科技应对、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三方面展开,以高远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为与会者开启了一场前沿学术的智慧盛宴,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会议期间,进行了青岛市人才政策宣讲,让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对青岛的人才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和动力。还为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博士双创基地、会员单位进行了授牌。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展现青岛以青年力量驱动产业变革的创新活力,会议设置了对话交流环节。对话以“凝青聚力·驱动未来”为主题,由崂山实验室研究院冯海暴主持,牛海涛、高瑞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裴仰文、青岛理工大学教授李绍纯、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李国菊、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网络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杜杰伟、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张学莹等5位青年科学家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等话题展开高端对话。
大会将持续至15日,大会期间,设置了“青聚英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对话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论坛”“能源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前沿交叉学科青年科学家沙龙”“参观青岛科技馆等近10场活动。其中,“青聚英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对话会”聚焦人才成长生态,为青年学者的职业发展答疑解惑。“能源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前沿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领衔,报告内容涵盖海洋鱼类基因组学、海洋药物开发、海洋腐蚀微生物等热门领域,展现了青岛深厚的海洋科研底蕴。“前沿交叉学科青年科学家沙龙”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青年科学家沙龙”则为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才俊提供了自由交流、碰撞思想的开放平台。此外,独具特色的“未来科技市集”、“青年科学家青岛行”等活动也将同步进行,让科技成果以更生动、更贴近产业的方式得以展示与体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