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3日电(王禹)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简称“青岛自贸片区”)批复六年来,始终以人才为核心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优化与精准服务,持续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青岛自贸片区六年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58项,97项获国家、省级以上认可推广。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外贸进出口占青岛全市比重由16%升至20%,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从4.1%提高到9.7%,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6%,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96家,累计达190家。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片区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系统布局。
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构建多维度人才评价认定体系,统筹资源要素搭建“自贸菁英卡(码)”,推广“自贸人才全链帮”服务品牌,为人才发展提供全周期保障。
高效便捷的服务已成为片区吸引人才的重要名片。2025年5月,青岛自贸片区某企业因首次聘用新加坡籍员工急需办理相关手续,“全链帮”服务团队即刻梳理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办理流程及材料清单,当场提供专业指导,助力企业“一次性、一站式”提交申请,并主动告知后续备案、延期等注意事项。目前该外籍员工已顺利到岗,企业对服务评价为“非常满意,态度热情、专业”。
在政策落地层面,青岛自贸片区同样展现出“急企业之所急”的高效作风。2025年7月,山东省引才奖励申报窗口期压缩至不足一周,且启动时间提前。青岛自贸片区人才政策服务专员团队迅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接省、市主管部门厘清模糊条款;精准识别符合条件企业实现“政策找企”;开展“一对一”辅导并通过“预审-反馈-完善”闭环模式严把质量关,最终助力企业顺利完成申报。
近期,青岛自贸片区承办了2025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28个项目现场路演并考察片区营商环境。在2025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五届“蓝洽会”开幕式上,片区6家企业被授予“青岛市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位人才代表获“青岛市引才宣传大使”证书,2家企业与来自日本、新加坡的海外高端人才现场签约,构建起自贸人才工作IP。
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副主任郭宝存表示,国际人才是片区推进制度型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核心战略资源。目前片区已从“载体建设、政策支持、服务保障”三个维度构建国际人才发展生态;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提供“一站式、全周期”保障,形成“企业引才、园区聚才、社区留才”载体矩阵;按年度薪酬总额为国际人才、留学归国人员连续3年发放生活补贴;推出“自贸菁英卡”提供8领域16项专属服务。
谈及未来规划,郭宝存透露,片区将重点深化国际人才合作布局,织密“海外引才网络”;完善产学研成果转化体系,强化政策引导与要素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提升人才服务数字化、国际化水平,持续放大蓝洽会成果,在国际人才引育、产学研协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