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1,2,3,4,5,6,7,8,9……20……
2023年09月11日 15:10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每年的9月6日,是济南人值得庆贺的一天。2003年,趵突泉在停喷548天之后,重新冒出了汩汩清流。而今,眨眼间,喷涌不息的她已经陪伴了我们20年。

  生活在济南,我们已经离不开趵突泉。这种“离不开”,也许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关注泉水的具体水位数据,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她也润物无声地“藏”进了我们的生活。

  不妨回想一下,这些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画面:清晨,因为习惯于喝一口用泉水泡的热茶,“老济南们”提着大大小小的空桶,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公交到环城公园打水。上午,还不到上班时间,泉水浴场门口就排起了队,游泳爱好者们都希望能尽早跳进泉水里畅游。趵突泉、大明湖也热闹起来,市民和游客纷纷涌进公园景区和老城巷里,欣赏“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打卡“江北第一楼”超然楼,感受曲水亭街上“家家泉水”的市井生活。游船在护城河上穿行不断,岸上码头等待的人群络绎不绝,这样的喧嚣伴随着城市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幕幕不只发生在趵突泉。趵突泉是济南泉水的代表,她的水位变化更是济南泉群地下水位的“晴雨表”。我们会因为她的持续“走高”,在接近29米时早早地就守在月牙泉边等待“月牙飞瀑”,也会在她水位低迷时,黯然伤神。趵突泉在每个济南人心里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趵突泉保持高水位运行

  位列复涌以来第五位

  我们该如何庆祝趵突泉复涌20周年?首先,有一个常规流程,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今年趵突泉的“成长轨迹”。

  今年,令我们兴奋的是,趵突泉以高水位运行的好状态迎来了20周年的纪念,再一次打破“超长待机”的纪录。9月5日,趵突泉水位达到29.35米,在2003年泉水复涌以来,位列历史同期的第五位。

  从今年年初开始,趵突泉就一直“状态”不错。由于2022年济南全年降水丰沛,1月1日,趵突泉以29.54米的高水位迎来了新一年的开始。尽管在春季,济南普遍少雨,水位下降不能避免,但趵突泉凭借着“好底子”,在29米以上撑了3个月,月牙泉也因此创下了持续在线232天、自2003年以来的“最长纪录”。

  到了汛期,济南降雨开始增多,尤其是主汛期的多场降雨,使得泉水“突飞猛涨”,7月22日至8月4日,趵突泉水位连续上涨14天,抬升了69厘米,达到了29.02米。8月8日水位稍有下降,但之后的8月9日至12日,连续4天,趵突泉水位挺在了29.01米,保持住了月牙泉“醒着”的状态。8月13日,济南再次迎来降雨,在这场雨水的补给下,趵突泉连涨,达到了29.07米,月牙泉彻底苏醒了过来。此后,8月20日、28日连续的降雨为地下水位带来了强有力的补给,趵突泉冲到了29.45米的高点。

  在趵突泉复涌20周年来临的前夕,趵突腾空、月牙飞瀑以及千泉竞涌的景象接连出现,泉城济南进入了最佳赏泉季。

  保护泉水久久为功

  已实现年减采地下水1500万立方米

  以趵突泉为代表的济南泉水是大自然赠予济南的珍贵礼物,她们与天气、降雨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从事泉水保护的工作人员间总是口口相传一句话:天帮忙,人努力。纵观趵突泉连续喷涌的20年,天不总是那么给力,所以人就需要更加努力。

  让趵突泉保持“长醒”,一直都是济南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保泉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自2000年以来,济南开始实施“引黄保泉”供水重点工程,建成了鹊山水库和玉清湖水库,每天引水能力达到80万立方米,改变了一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水的历史。

  2002年开始,济南市启动生态补源工程。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建成了历阳湖应急补水工程,使得“五库连通”与历阳湖成功“牵手”,从此长江水、黄河水、水库水都可以入内进行补源。

  近年来,济南还建成了地下水监测体系平台,制定《保泉应急预案》精准保泉,编制完成《济南市城区水资源精准配置实施方案》,实现水资源精准调配,开展自备井封停攻坚行动。根据最新数据,执法人员累计封闭城区自备井373眼,年减采地下水150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减采12个大明湖。

  随着趵突泉实现连续喷涌,济南又积极谋划另一个“小目标”:不让泉水只停留在美景里,而是要“先观后用”。因此,济南中心城区里的街头多了造型各异的泉水直饮点,手机扫一扫免费自动出水,成了不少外地游客来济南的一项美好体验。现在,不少市民还实现了坐在家里就能喝泉水,2020年济南启动市民泉水直饮工程,到2025年年底,将覆盖100万市民,让更多人享受到这份生活在泉城的特殊“福利”。

  已完成75处名泉景观提升工程

  今年济南申遗将迎检

  趵突泉是享誉全国的“天下第一泉”,她美得毋庸置疑,甚至还“征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1995年,这位官员来到济南看到了趵突泉后,留下了趵突泉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正是这个建议提醒了济南,趵突泉不止可以在济南“独美”,也可以在世界上大放光彩。

  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后,关于泉水的申遗也正式开始了。时至今日,泉水申遗也已经度过漫漫长路。尽管曲折,但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2019年,国家文物局将“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今年国家文物局开始对动态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这将是对“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检阅,也是对济南申遗工作的再动员和再推动。

  在很多人看来,申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申遗的过程也是更好保护泉水的过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近两年,济南已有不少名泉“改头换面”。2020年济南市印发《关于做好济南市名泉泉水景观提升工作的通知》,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166处历代七十二名泉的景观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75处名泉景观提升工程。这些“名泉”与当地的自然山水、村落特色、历史文化和泉水游线相结合,还将泉水的典故和诗句融合到了景观设计中,让泉更有“文化味儿”,与人们和谐共生。

  又是一年9月6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趵突泉复涌20周年,济南满城的泉水都在欢畅,泉与城与人,彼此交融,相互欢喜。

  相关链接

  趵突泉复涌20周年的重要节点:

  2003年9月6日,“沉睡”了548天的趵突泉恢复喷涌。

  2004年7月27日,趵突泉复涌后,首次达到29米。

  2005年,济南颁布全国唯一的泉水保护地方法规《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

  2006年,开始实施《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同年11月,又出台了保泉“十字方针”——增雨、补源、置采、控流、节水,成立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同年9月,济南开始着手推进泉水申遗工作。

  2007年6月17日,趵突泉跌至27.12米,“三股水”难觅踪影,所幸之后一场降雨迅速到来,让泉水“起死回生”。

  2008年9月5日,趵突泉呈现“水涌若轮”景象,泉水保持着强劲的喷涌势头。

  2009年9月21日,大明湖新区正式免费开放。

  2010年,济南建成泉水浴场。

  2011年6月开始,济南市开展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名泉普查工作,对境内所有名泉进行摸底。

  2012年,趵突泉开始有了“大碗茶”。

  2013年左右,济南建成了泉水“先观后用”工程,在大明湖北水门附近设置提水站。

  2014年,济南市开建“五库连通”工程,卧虎山水库“扩容”。

  2015年5月28日,泉城路片区泉水直饮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由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降水量少,济南泉水水位一直比较低,2016年趵突泉“缓过劲儿”来,汛期水位最高超过29.40米。

  2017年1月1日,众泉汇流之地、有“泉城明珠”之称的国家5A级景区——大明湖免费开放。同年《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进行修订,增加了生态文明、地铁等要素,在城市建设方面首次提出“保泉优先”理念。

  2018年5月6日,“泉城夜宴·明湖秀”项目与市民正式见面。

  2019年,济南市首个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正式公布实施,该规划是指导保泉的上层设计,使保泉工作更加系统、有根据。同年,国家文物局将“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0年,作为遗产要素,万竹园晋升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一年,新一轮泉水普查后,济南晋升为“千泉之城”。

  2021年,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同年,济南市全面推进泉水直饮工程。

  2022年10月5日,趵突泉地下水位跃升至30.22米,打破了1966年最高地下水位纪录。

  2023年,趵突泉“趵突腾空”胜景创下持续时间最长纪录。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杨璐 摄影黄中明 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