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黄河遇见海·登上邮轮观世界”青岛邮轮旅游专题推介会11月2日在济南举行,旨在搭建一个全面宣传青岛邮轮旅游、促进跨区域合作的平台,凝聚各方合力深挖客源市场,共创山东邮轮的美好时代。
  • 2023国际博物馆日,孔子博物馆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活动以飨观众:直播“云游”孔子博物馆、公益导览、社教活动体验课程、“流动博物馆进社区”等,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观众。孔子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
  • 当前,暑期、汛期、旅游高峰期“三期叠加”,山东省正处于疫情防控、防汛“七下八上”、行业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暑期汛期山东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这条主线,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大检查以及行业领域自建房安全整治行动,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 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帮助文化和旅游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各市积极推动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助企惠民行动。
  • 5月2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山东省话剧院举办追思会,追忆学习王玉梅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艺术无私奉献的一生。
  • “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我们的故事”语言学习冬令营正式开营。来自越南、蒙古国、斯里兰卡、泰国、肯尼亚等12个国家的240余名师生齐聚云端。
  • 12月26日,“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集中呈现潘鲁生四十年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成果。
  • 一群优秀的舞蹈人和沙画人用凝聚真情与汗水的当代力作,颂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热情讴歌在扶贫路上默默奉献的时代英雄。7月4日晚,由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山东省沙画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城市当代舞蹈团、青岛柒玖艺沙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首部当代现实题材决胜脱贫攻坚 沙画舞台剧《黄河魂》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举行省内首次公演。
  • 全国三十所参展博物馆的馆长们将齐聚一堂,为大家揭开《国家宝藏》文物特展的面纱。
  • 裴家营东南墓地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裴家营村东南部,西距龙脊河约400米、东南距鲍山约1600米。根据目前发掘情况推测墓地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其时代自战国时期延续至清代。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自2021年3月底至8月,完成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84座。
  • 4月1日至2日,2020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济南举行。经评审,滕州岗上遗址、临淄齐国故城遗址、邹平东安遗址、黄岛琅琊台遗址、威海湾定远舰遗址5个项目获得“2020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每年评选一次,自2017年开始首次评选,至今已连续举办5年。
  • 2020年4月,菏泽市高新区吕陵镇魏楼水库建设过程中,考古部门对48万平方米建设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孙大园堌堆、侯庄堌堆、侯庄西遗址3处古代文化遗址,考古工作人员随即展开了考古发掘工作,除发现遗存外,发掘现场还发现有北辛文化遗存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