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能被山东人吃出多少花样?
2025年08月06日 13:01 来源:洞观齐鲁

  据说,

  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山东。

  这真不是夸大其词。

  山东肉鸡高产,

  鸡好又多,

  餐桌供应管够。

  德州扒鸡、临沂炒鸡、

  枣庄辣子鸡、济南黄焖鸡、

  莱芜炒鸡、潍坊诸城鸡架……

  山东大厨们在鸡身上玩出百般花样。

  没有一只鸡,

  能以同一种姿势被吃完。

  坊间更是流传,

  “南方吃鸡看广东,北方吃鸡看山东”。

炒鸡大赛图源/新泰市委宣传部

  先说临沂炒鸡

  对锅具和火力有着近乎执着的要求。

  必须是能装下整只鸡的大铁锅,

  柴火得烧得旺旺的,

  让锅沿都透着热气。

  先把剁成大块的本地土鸡

  扔进热油里翻炒,

  等鸡肉表面微黄,

  就加入青红辣椒、姜片和豆瓣酱,

  继续用大火猛炒,

  直到每块鸡肉都裹上酱汁,

  带着柴火特有的焦香。

临沂炒鸡 赵伟 摄

  再看德州扒鸡

  走的是“慢工出细活”的路子。

  选用本地的优质土鸡,

  先用花椒、八角、桂皮等

  十几味香料腌制一段时间,

  再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定型,

  接着把炸好的鸡放进老汤里,

  用小火慢炖,炖到鸡肉酥烂,

  最后用竹篾把鸡身撑开,

  用筷子轻轻一挑自动剔骨,

  不管是热着吃还是凉着吃,

  都别有一番风味。

  德州扒鸡被誉为“德州三宝”之一。

图/网络

  枣庄辣子鸡的灵魂,

  则在于辣椒和鸡恰到好处的配比里。

  先把土鸡剁成块,

  用热油炒到外皮金黄,

  再加入大量干辣椒、花椒爆香,

  接着加酱油、料酒调味,

  最后大火收汁。

  吃的时候得有耐心,

  在辣椒里翻找鸡肉,就像在寻宝,

  找到一块塞进嘴里,

  麻辣鲜香瞬间在嘴里炸开,

  配着饼子吃,那叫一个过瘾。

枣庄辣子鸡 甄宗奎摄

  济南则属黄焖鸡一绝,

  选本地嫩鸡剁块,热油煸出焦香,

  加姜片、豆瓣酱炒出红油,

  添高汤漫过鸡块,丢进香菇、土豆,

  小火焖到肉烂脱骨,汤汁浓稠,

  一勺浇在米饭上,香得人直咂嘴。

济南黄焖鸡图源/金海美食

  莱芜炒鸡讲究的是锅气与火候,

  本地黑脚鸡剁成大块,热油爆炒,

  加青椒、姜片和秘制酱料,

  大火快炒出焦香,汤汁紧裹肉块,

  辣中带鲜,

  是餐桌上的硬核美味。

莱芜炒鸡 高翔 摄

  潍坊诸城人每年大约吃掉1000万只烤鸡架,

  鸡架剁块后用孜然、辣椒面腌透,

  架在炭火上反复翻烤,皮焦肉紧,

  骨缝里藏着咸香微辣,越啃越入味,

  每年千万只的消耗量,

  是诸城人对烤鸡架最实在的偏爱。

诸城烤鸡架图源/文旅潍坊

  有人说,

  山东人吃的不是鸡,是“礼”。

  “无鸡不成宴”。

  在山东正规宴席上,

  鸡是压轴硬菜,地位不可撼动。

  因为鸡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吉”,

  寓意“吉祥如意”,

  是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象征。

  摆上一只鸡,

  是对宾客最高规格的尊重,

  是对美好生活的真诚祈愿。

厨师在炒制临沂特色炒鸡。赵伟摄

  站在山东的街头巷尾,

  “炒鸡”“烧鸡”“扒鸡”的招牌林立,

  菜场里油亮亮的熟食区,

  是对“吃鸡大省”最直观的诠释,

  但这绝不只是口腹之欲的满足。

  一道临沂炒鸡,

  是老区铁锅里的乡土豪情;

  一袋德州扒鸡,

  是齐鲁商道上的食韵印记;

  一只枣庄辣子鸡,

  蕴含矿区烟火里的硬核能量;

  一盘济南黄焖鸡,

  藏着经典鲁菜里的家常温情……

  说到底,山东人吃的哪里仅仅是鸡?

  他们咀嚼的是齐鲁大地的丰饶水土,

  品咂的是千年历史的峥嵘厚重,

  体味的是儒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

  礼仪传统,

  更是在这锅碗瓢盆的交响中,

  奏响对热气腾腾现实生活的

  无限热爱。

编辑: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