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这个夏天,特别需要智者的声音
2022年08月12日 2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个夏天,国际局势暗潮汹涌,俄乌战况晦暗不明;这个夏天,奥密克戎持续蔓延;这个夏天,佩洛西窜访台湾引发连锁反应……种种迹象表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与此同时,各种极端言论甚嚣尘上,普罗大众,甚至专业人士都不禁疑惑: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究竟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这个夏天,我们好像特别需要智者的声音。

  中国新闻社山东专家库2022年夏季座谈会11日在济南举办,十多位专家与中新社山东分社资深记者,围绕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东西文明互鉴如何破题”、当前局势下如何做好《东西问》学理性报道选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们畅所欲言,研讨会气氛热烈。

  本次夏季座谈会由分社总编辑李欣主持,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为本次座谈会提供了鼎力协助。分社社长邱江波转达了总社领导对山东专家库特聘专家的问候。

  在研讨会引导性发言中,邱江波梳理和分析了一年来分社在专家库特聘专家协助下策划、采集、撰写或制作的10多组《东西问》图文视融媒体稿件,从中寻找学理性报道选题与时度效之间的关联与规律,专家们也对当下热点议题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学理性探索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在座谈会一开始就表示,尽管当前东西方对立冲突还在加剧,但对话依然是文明冲突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实惠的方式。而东西方文明互鉴的前提是文明自觉。

  “每个文明都各有短长,必须互补,要承认自身文明的弱点和短处,才能进行有效互鉴,文明互鉴是取长补短。”王学典谈到,当前,东西方对对方的了解并不平衡,而中国新闻社大型学理性融媒体报道专栏《东西问》的出现,正是新闻界与学术界为了填补这一不平衡,避免东西方因了解太少而产生误解所做的努力。

  王学典教授还分析了尼山论坛自开办到目前学术对话核心议题的选择,他建议真正的文明对话,应该聚焦当今世界在东西各方占据主流,影响执政的思想潮流间的对话,否则,何以影响施政,消除冲突,消弭纷争?譬如,在东方国家普遍奉行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自由主义之间对话。

  王学典认为,对话不应只是自言自语,而是要与对方进行倾听、沟通、交谈甚至是争辩,从而找到相互之间都认同的公约数和共同价值,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选项。

  山东康桥律师所首席合伙人张巧良的一句“这个世界怎么了?”把与会专家瞬间带入了当今世界的思索中,他呼吁:任凭当今世界非理性的冲动弥漫,但学者肩负着使命,更应客观、冷静地去引领民众思想,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认为,中国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存在。回望盛唐时期,中国也曾领先世界。何中华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着眼于文化的复兴,今天也需要以文化的视野看世界,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实力。”

  长期致力于绿色金融发展研究的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研究院柔性团队负责人、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绿色金融专家李长波则从中国新闻社近期发布的新闻出发,从中美气候合作的背景谈起,直指当下气候问题的关键,而他的独到研究——“绿色金融”,无疑也是为气候保护提供有利的支撑,以绿色金融为全球减碳提供新思路。

  聊城市政协常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聊城市鱼山梵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释永悟法师,则将本次座谈会引入一个新的领域,他表示,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外文明互鉴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佛教的中国化一直在前行,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得以传承下来,如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中国传统音乐等;而“以和为贵”“世界和平”的思想,也与佛家思想交织,正如他二十年如一日的保护发扬佛教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为了在传承佛教文化的同时,发扬中华文化。

  在研讨会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范磊分享了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他接受中新社东西问记者专访的观点。在专访中,他就“小邦大治”的新加坡多元族群治理中的儒家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融合可能性进行思考;山东大学教授中青年学者胡友峰还就“对话”的主题,从俄乌战争谈起,论证了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互鉴与对话的重要性。

  在对专家发言总结点评时,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表示,本次座谈会话题覆盖面广,专家们思考深刻,提出了许多尖锐问题,是一场思想和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自中国新闻社大型学理性融媒体报道专栏《东西问》开栏以来,山东分社记者通过采访专家撰写和制作了《王学典:为什么说文明对话依然是人类世界消弭纷争的唯一出路?》《张蕴岭:为什么说全球化没有死亡,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何以在实践观上跨时空“握手”?》《陈晓霞:“春节热”为何在海外持续升温?》《范磊:“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多元族群治理有何启示?》《李长波:中国绿色金融将为全球减碳提供什么新思路?》等10多组文图视融媒体稿件。其中一些稿件在读者中引发热烈关注与互动。

  中国新闻社山东专家库夏季座谈会部分专家简介:

  王学典:

  著名史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研究。

  何中华: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

  张巧良: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济南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会长,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法律顾问,山东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山东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释永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佛教曹洞正宗四十七世衣钵传人、临济宗四十六世衣钵传人。现任山东鱼山梵呗寺住持,聊城市鱼山梵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北京禅拳道武术院名誉院长,山东省佛协常务理事,聊城市政协常委、东阿县政协常委。

  李长波:

  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研究院柔性团队负责人、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绿色金融专家,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德州、淄博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山东省分行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业务专家;山东省分行信用管理部/绿色金融创新部绿色金融业务专家。

  胡友峰:

  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80余篇。

  范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长期从事新加坡国别、东南亚区域、民族政治、公共外交等领域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著有《多元共融:新加坡族群治理的结构与逻辑》等,在《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