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4日电(张孝鹏)最近,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进代表、宣传代表”活动在青岛磊鑫都市智造园举办。活动采取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青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同青岛市人大代表、磊鑫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涛,以及多家入驻企业的负责人一起,深入园区楼宇车间、办公场所、众创空间参观考察,与园区从业人员座谈交流,听介绍、谈感受,总结代表服务企业的经验做法,汇聚媒体智慧,助力园区发展。
“这个园区为入驻企业保驾护航的做法很有推广价值,也体现了人大代表服务发展大局的担当作为。”记者们表示,将发挥好媒体作用,讲好园区故事和代表故事,为壮大民营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位于黑龙江路的青岛磊鑫都市智造园,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周围的厂房也在如火如荼建设施工中。“这里曾经是我们企业的混凝土搅拌站,2022年,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重点低效片区‘腾笼换鸟’的部署,学习借鉴深圳、上海等地产业园运营模式,对原有厂区拆除重建,打造‘磊鑫都市智造园’项目。”青岛市人大代表、磊鑫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涛说。
创立于1980年的磊鑫集团,最早做采石和石料加工起家,之后进入商品混凝土市场。企业多次参与四流中路、地铁3号线、胶州湾大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城市更新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磊鑫集团多年来一直在升级发展,转型中各种艰辛努力、各种渴望诉求,在胡涛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何为企业发展助力、为企业减少后顾之忧,成为他的念想。
念想越强烈,动力就越足。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园区已经成为磊鑫集团转型发展的新标的。目前,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园区拔地而起,总部大楼、研发中试车间、标准厂房等多元载体已经建成并运行。园区通过“企业上楼”的模式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通过“集约服务”的方式助推企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环境品质提升。
“身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民企负责人,我深知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单打独斗的不易,一心想把园区建成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的‘港湾’,助力他们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胡涛说。园区深化打造“技术+资金+人才+订单”四大平台体系,为中小企业构建集生产、研发、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化产业生态圈,助力企业孵化—加速—上市全周期快速发展。
一个民营企业建设运营的园区,建成一年来,签约企业50余家,其中不乏特斯拉、蔚来乐道、卡泰驰、盛丰物流等上市公司关联企业,入驻率达到70%以上,项目招引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入驻企业的切身感受给出答案。
完善的配套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园区不仅办公环境优质舒适,还配套建设智慧物业、众创空间、共享办公设备等服务,让企业拎包入住、降本增效。青岛倬智青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在众创空间的一家初创企业。“企业人员少,园区的小型办公空间房租价格友好,还配备了餐厅和各种规模的会议室、洽谈室,实现资源共享,不仅能满足办公需求,还为我们节省了成本。”企业总经理吴智说。
精准的专业化服务,助企业“站稳脚跟”。青岛赤瑕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人工宝石晶体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前期研发投入大,运营方对企业需求及时回应,让企业能够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研发生产中。“我们跟园区运营方不像是房东与租户,更像是一起创业奋斗的伙伴,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园区都会给予专业化的帮助和建议。”企业总经理张庆炬说。
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青岛卡泰驰恒程致远公司是一家从事二手车销售、收购和汽车维修保养等业务的企业。总经理郑振元表示,“我们的展厅在园区产业大厦二层,因为需要停放100多辆车,对建筑承重和上下通道有较高要求,园区积极协调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装修方案,改造了展厅和大堂,解决了难点问题。”
入驻企业但有所求,园区服务必有所应。胡涛认为,作为园区的运营方,只有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让企业安心入驻、放心发展。“人家冲着我们的服务来,不能让人家失望。”
当前园区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直面问题,实现创新发展?1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结合园区实际,提出许多“金点子”。胡涛表示,将认真吸纳大家的真知灼见,全力以赴打造示范标杆专业化园区,以专业优质的运营服务,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投产,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