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青岛莱西:把支部建在小区 让幸福触手可及
2025年04月30日 13:09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4月29日电(张孝鹏)在青岛市莱西市建华街小区,玉兰花缀满枝头,几位老人正在翻新的睦邻议事亭下对弈,孩子们在书香四溢的文化小院里追逐嬉戏。在这个曾经设施陈旧、邻里疏离的老旧小区,几年前斑驳的围墙已变成会“说话”的文化胡同,破损的石凳换成了暖心长椅。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的温情,正是莱西市“把支部建在小区”工作法的生动注释。

  五级组织架构进楼入户

  在莱西市299个居民小区里,821个楼栋党小组、1268名党员中心户如同老树根系深扎土地,让“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具体可感。梦想望城小区的“党员联户图”上标注着22名党员中心户的责任分区,楼栋内的“民情收集箱”由党小组长定时开箱。书香门第小区党支部建立的“三必访”机制——新住户入住必访、突发事件必访、矛盾纠纷必访,累计记录137件民生实事,让党组织成为收集民意的“前哨站”。

  “以前办事要跑社区,现在遛弯时就能办妥。”在小区党群服务站,72岁的张美华接过党员代办的资料感慨道。

  莱西市106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如星辰嵌入街巷,小区闲置公共资源摇身一变,成为集学习交流、协商议事、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家门口客厅”。全市构建的“1+2+60+N”党群服务矩阵(1个市级中心、2个街道中心、60个社区中心、N个小区站点),累计为年老体弱居民提供上门认证、医保代缴等帮办服务3800余次,90%的居民需求实现“步行15分钟办结”。

  闭环工作机制破解难题

  去年冬天,教育小区3号楼的下水道反复堵塞,污水倒灌让居民苦不堪言。小区党支部吹响“预警哨”,临时组织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小马扎议事会”,邀请共建单位市住建局参加,现场勘查绘制管线图,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从问题发现到彻底解决仅用32小时。“党员们踩着冰碴子监督施工,比自家装修还上心!”围观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党建引领小区居民自主协商议事已成为莱西市小区治理的“破题密钥”。

  目前,全市已建立起216个小区党支部领办的议事平台,形成收集、筹备、协商、执行、反馈“五步”工作闭环。老旧改造的滨河新村小区设置“胡同意见箱”收集议题,在岗职工偏多的万福馨苑小区打造“星空夜话”议事品牌,华商金岸小区“睦邻客厅”墙上标注着过去半年的变化:8处适老化改造全部完成、46个卫生死角清零、136个“微心愿”被认领。这些看似琐碎的“小场景”,拼出了小区治理的优秀答卷。

  熟人小区场景酝酿温情

  在映翠园小区的文化长廊里,退休教师书写的“睦邻楹联”墨香犹存,报到党员用废旧轮胎改造的“百家姓”花盆绽放新绿。通过推广“三清单”模式(党员特长清单、居民需求清单、共建资源清单),莱西市以小区党支部为枢纽,整合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个人优势,共建单位、物业企业、公益组织资源禀赋,“组团式”开展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治理资源成功注入“熟人小区”建设,也鼓舞着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走上自治舞台。

  在刚刚落幕的紫悦府小区“睦邻文化节”上,小区居民自发排练的情景剧《我们是一家人》赢得满堂彩。这个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剧目,讲述的正是小区党支部带头照顾患病邻居的暖心故事。通过打造“邻聚里”“家味道”等特色品牌,莱西市已开展茶话会、百家宴、共享集市等邻里活动180余场,不仅拉近邻里距离,更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暮色中的小区,有党员中心户巡查时的脚步声,有党群服务站深夜未熄的灯光,有邻里市集此起彼伏的笑语……莱西市的工作实践表明,将党组织建在小区里,让党员深入群众之间,幸福就会像门前绽放的玉兰花,香满家园,温暖可及。(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