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市风采—正文
潍坊的绿色蝶变之路:以生态“底色”绘就幸福“亮色”
2025年11月21日 17:40 来源:中新网山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国人对于环境和生态的重视,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由荀子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可见一斑。俯瞰鸢都大地,潍坊饱蘸生态笔墨,描绘绿色图景,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生态富民密码

  据统计,2024年,潍坊生态环境9大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空气综合指数、PM2.5、PM10等指标较2020年分别改善19.9%、30.6%、29.1%,均居山东省首位;国控、省控以上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分别为71.4%、6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61.7%,均优于省定目标;重点工程COD、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全部提前完成“十四五”总量减排任务目标;获批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评估成绩居山东省首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成绩连续两年居山东省首位。

  潍坊生态环境稳中向好,不仅是生态“颜值”的直观提升,更有发展“内质”的深层增强。在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该市经济始终保持高昂发展态势。2024年潍坊GDP达8203.2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增速超出全国0.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领跑山东省内GDP体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经济强市。潍坊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发展道路。

  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再到以绿色发展守护自然底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潍坊这座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品质之城正加速崛起,城市“生态幸福”的感染力和辐射面不断扩大。

  生态研学之路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整合现有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文化场馆等资源,特别打造“行知潍坊·暖芽之旅”生态环保主题研学线路。首批推出8条生态研学游路线,融合了环保知识、自然探索、历史知识与红色文化体验。

  空气质量是怎么监测的,生物多样性是如何体现的;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它们最后都去了哪儿,垃圾如何变废为宝;煤炭如何变成电力,“零碳港口”如何建成……凡此种种,与“美丽潍坊”相关的知识,都可以从研学游中获得。该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传统宣教的单一、抽象方式,借助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从城市走向乡村,从教室延伸到田野,将“美丽中国我先行”从政策口号转化为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起”的生动实践,激发青少年的环保热情。

  在桂水栖谷和中节能(昌乐)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孩子们现场观看垃圾焚烧的过程,亲身体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一次生态研学,就是一堂体验式、互动式的“环保小课堂”,让青少年在研学的乐趣中获得生态知识,提升环保理念。一次生态研学,也是一次“零距离”环保科普,通过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亲身参与的观察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绿色发展答案

  “绿动潍坊·一路前行”潍坊生态环保媒体行,走进临朐秦池集团,深入生产车间实地参观并浏览文化长廊,系统了解秦池泉脉历史和酿造技艺传承,现场感知工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实践;在千喜鹤,深入了解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振兴的先进做法,以及“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及农业产业生态化转型路径;在黑松林旅游风景区“天然氧吧”,深入弥河溯源地感受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自然生态风光,感受生态旅游的绿色之美。

  在昌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山东元利科技,采访团以独特视角呈现“环评+排污许可并联审批”改革实践,挖掘“无废工厂”建设经验,展示危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全链条管理模式,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

  在工厂、在水库、在乡村、在景区……青少年和媒体记者的足迹随着一场场“绿动潍坊”环保活动的开展,遍布潍坊大地。他们用双眼发现、用心感受潍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绿色蝶变,用手触摸城市向绿而生、逐绿前行的发展脉搏。

  “绿动潍坊”成为品牌活动的背后,是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多维发力、一以贯之精细做好生态文明宣教工作的生动写照,是全方位展现潍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潍坊大地尽情铺展。美丽潍坊、绿色潍坊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城市发展书写“绿色未来”。(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