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9月23日电 夜深了,山东德州夏津县后赵庄村,一个账号名为“三个老支书”的直播间仍在持续开播。镜头前,形象亲切、气质质朴的“主播们”正耐心地介绍当地农产品,其实“他们”是基于当地三位老支书形象生成的数字人,能够不间断地回答问题、讲解产品,让这个助农直播间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
今年7月,后赵庄村前党支部书记赵得福、党支部副书记赵连银,李楼村派驻第一书记孙登强三人,开始使用百度“慧播星”数字人技术,这是他们应对农产品销售难题的第二次创新尝试。没想到,仅一个月,账号订单量已近万单,总销售额突破15万元,成功售出农产品3.3万斤。
这一切源于2023年的一场滞销困境。作为全国地瓜重要交易集散地,夏津县后赵庄村全年地瓜交易量在5亿斤左右。2023年,本是后赵庄村的丰收年,红薯储存量高达1.5亿斤,却因市场波动,价格从每斤2.5元骤跌至0.6元。
“看着乡亲们辛辛苦苦种的地瓜卖不出去,我们心急如焚。”赵连银说。于是,三人一拍即合,毅然决定走进直播间,亲自带货,策划了账号名为“三个村支书”的直播间,只为让流量进村、让产业出村。
一段时间后,直播间有了起色,但体力很快成为瓶颈。“我们三人加起来超过一百八十多岁了,每天直播七八个小时,身体真的吃不消。”五十多岁的孙登强坦言。
转机出现在他们接触百度“慧播星”数字人技术之后。老支书有了AI助力的数字分身,不仅能24小时不间断直播,老支书们还因此“学会”了发福袋、搞氛围,下单转化率变得更高。
“下播后,我拿着手机看自己继续在直播间里播,语气、表情都一模一样。数字人直播当天就出单了。”赵连银笑着说,“收成好,还要卖得好。数字人不光帮我们跨过了体力这道坎,还带来了更成熟的直播经验,帮我们把地瓜卖到了全国。”
赵连银说,他们得以将重心转向品控管理、打包发货和培训村民,带动更多农户尝试通过电商直播增加收益。如今,“三个老支书”直播间已小有名气,不仅解决了本村农产品销售问题,还开始帮其他地区推销农产品。更重要的是,直播间的成功运营吸引了不少大学生返乡加入电商团队,从运营、客服到打包、发货,直播间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电商产业链的发展与成熟。
随着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活动正在展开,全方位展现农业农村新面貌。夏津县后赵庄村的数字人直播间,正成为数字技术赋能“三农”发展的生动缩影,“丰收”在华北平原上有了新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