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9日电 (记者 孙婷婷)由山东大学组建的涵盖内科、外科、口腔科等多个专业的“医路西行”社会实践队,将再次出发,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阿拉尔市,在当地基层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开展多学科一对一义诊、疾病科普讲座、急救知识宣讲等活动。这是自2018年以来,这支由医学生组成的团队第五次走进西部地区。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钰介绍说,山东大学“医路西行”社会实践队组建于2018年,先后走过四川大凉山、宁夏中卫、西藏拉萨、新疆伊犁、青海海南、甘肃武威等地,共走访调研27家基层医疗单位,开展13次义诊及科普宣讲,采访18名西部地区优秀医务工作者,服务民众万余人次,用赤诚与执着点亮这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
“此次活动,我们将充分发挥医学学子的专业特长,为喀什、阿拉尔地区的民众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有效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孙钰称,社会实践队还将针对西部地区高发的慢性病、地方病开展科普宣讲,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也会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中。”
自2021年以来,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连续选派医务人员通过援疆支医项目到喀什驻点帮扶,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喀什中医院建立口腔科,将喀什中医院、疏勒县人民医院纳入医院专科联盟单位,为当地带来了包括口腔种植、显微根管、儿童全麻等多项首例手术,培养了一批包括维吾尔族医生在内的口腔医学人才。同时,通过“点餐式”帮扶、云端培训等方式对当地口腔医生进行技术指导。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柳松介绍说,2021年10月起,医院连续四年先后选派急诊科主任刘峰、综合科副主任梁伟、儿童口腔科(口腔预防科)副主任医师郝新宇、牙周病科主治医师贾钊赴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喀什中医医院等地开展援疆支医工作。
在援疆期间,急诊科主任刘峰通过组建技术团队、制定相关处理流程与技术指南等,对当地口腔科资源进行初步整合,协助医院完善病房建设,并带领当地医院科室,开展了首例开放性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急诊手术,完成了复杂牙拔除、牙龈瘤、颌面部肿物以及口腔种植等相关治疗。综合科副主任梁伟以显微精准治疗为突破口,推动当地口腔显微治疗室落地,签约青蓝工程,带教两名维吾尔族徒弟,援疆一年的时间,开展了热牙胶充填技术、活髓切断术、显微根尖屏障术、显微根管治疗术、显微根尖手术等特色技术,填补了疏勒口腔10余项技术空白。
儿童口腔科技术骨干郝新宇建立了喀什地区中医医院口腔科,在他的努力下,喀什地18区中医医院口腔科已经从最初的“什么都没有”,到现在已成为整个喀什地区单诊疗位、单人工作量最高的口腔科室,每月可为700余名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儿童口腔、口内、口外、修复等相关治疗。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张青介绍说,“医路西行”社会实践队还将以新疆研究院为平台载体,发挥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和附属医院医疗技术优势,通过与援疆指挥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协商对接,积极探讨融入山东援疆项目、兵团建设发展,在资政建言、科技开发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打造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激发校地融合发展潜力,助力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