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缘何“花落”济南?
2023年10月26日 16:38 来源:爱济南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

  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老舍先生眼中的济南,特别是济南的秋天,更是令人神往。

  就在这个秋天,一场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级盛会将于10月28日在济南开启。济南,成为首个承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的北方城市!

  据了解,2011年,首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江苏苏州起航,先后在珠海、成都、南昌等地成功举办,到2023年已是第十一届。这个“国字号”年会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发挥智囊智库、纽带桥梁和服务支撑作用,助力党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无独有偶,2023年6月,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济南成功举办。目前,济南已经摩拳擦掌、做足准备,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举办期间,将举行开闭幕式、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论坛,同期在分会场举办若干平行论坛,发布“生态文明济南宣言”等。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济南将再次站在国家级舞台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选择济南

  创新开放与宜人环境相伴而生

  济南的美,身处其中才会深有感触。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这里“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齐烟九点”点缀城内,“七十二名泉”星罗棋布。“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景象,令人“沉醉不知归路”。济南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千百年来,绿水青山滋养着泉城济南,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独特历史文化。这里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这里人杰地灵,诞生了扁鹊、辛弃疾、李清照等众多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老舍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此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迷人的景象,蕴含在韵味悠长的历史文化中,更令人神往。

  近年来,济南已成长为千万人口的城市,在走向生态文明新征程的路途中,始终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气质方面,2022年与“大气十条元年”2013年相比,PM2.5浓度下降64.4%,优良天数增加115.5%,重污染天数减少97.1%,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比2019年济莱区划调整基准年提升26个位次,PM2.5浓度为七个通道城市最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水质方面,国控断面好三类水体比例由2017年的71.4%提升至100%,小清河水质由劣Ⅴ类等级跃升至二类等级,实现水质四联升,全市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重回身边。

  环境安全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群众人居环境安全和“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切实守护。

  文明创建方面,3个区县获省生态文明强县荣誉称号,成功创建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8个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数量全省第一,为全市整体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蓝水清、林木葱茏,生态改善引得“稀客”频登门。2022年,一条鱼成了济南的新晋“网红”,它就是中华鳑鲏。在小清河济南段,大量中华鳑鲏种群被发现,这是有历史统计数据以来,时隔60多年再次发现这一种群。不仅是小清河有了中华鳑鲏,“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国宝鸭”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济南湖泊、湿地等也频频“亮相”并“落户安家”。

  如今的济南生态环境、城市品质明显改善,正成为各界人士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这也是济南最好的发展机遇期,战略红利交汇叠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数字赋能势头强劲、人才保障基础坚实、金融服务优势突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市品质生态宜居、人文环境厚重淳朴。

  济南,创新开放一直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伴而生,强劲澎湃的新动能、现代时尚的新元素……济南底气更足了!天下泉城聚八方来客,相信这场“国字号”盛会必定让大家不虚此行。

  认可济南

  探索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吃生态饭,做生态事,走生态路。在济南,“生态”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变得丰满和生动。

  山东永信非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没有了传统的机器轰鸣,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传感设备,只需要轻点几下屏幕,就可以完成生产工作。该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市场供给高品质水刺非织造布的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制造转型,该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下降2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5%以上。

  这是济南向绿色制造和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济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加快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省会。济南,奋力蹚出了一条具有泉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通过聚焦产业、能源等领域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2017年以来,搬迁改造东部老工业区工业企业86家,铁腕治理“散乱污”企业7651家,腾笼换鸟为“绿色”企业留出空间,保护了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在GDP连续6年跨越6个千亿台阶的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改善48.6%,小清河辛丰庄断面COD、氨氮指标浓度分别改善30.5%、91.3%。

  济钢原址建成中央森林公园,小清河沿岸绿道也成为运动爱好者的沃土,五柳岛恢复其昔日风华……每个晨曦中,每片暮色里,市民骑着公共自行车、坐着小巷公交,在一片绿色中惬意穿行。

  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济南走得稳走得实。在下决心关停济钢主业,转移钢铁产能650万吨的同时,支持引导济钢坚持向产业转型要绩效、向新兴产业要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济钢进军空天信息、火箭装备制造等新兴尖端产业,逆势奋发重返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实现了生态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靓底色,生动诠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相互融合、互促共进的。

  目前,全市“四新”经济占比达到39%,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7%,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56%以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60%以上。去年新增11个绿色发展工业园区、78家绿色工厂,全市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19.5%,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

  当下的济南,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更浓、成色更足、底色更实。济南的新鲜空气里,孕育着勃勃生机,青山绿水间,潜藏着无限魅力。

  落户济南

  描绘黄河生态文明济南新画卷

  九曲黄河,奔腾东流,激荡齐鲁,向“绿”而行。济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

  泉城济南,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济南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抓好沿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

  济南,奏响了生态济南、美丽济南建设的“黄河大合唱”,正以昂扬的姿态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坚持“三水统筹”,不断提升水质。举全市之力推进小清河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两清零一提标”等重大工程,建成区43条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4.03万吨/日、市政污水管网总长度3589公里。划定了48处城镇集中式、442处农村集中式、873处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保护范围)。

  突出废气排放源“五源共治”,持续改善气质。目前已完成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1930个点位,关停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462台,完成94万户“分户式”清洁取暖改造,1400多个施工工地扬尘点位实施动态监控,投入6.21亿元资金对4.45万辆老旧柴油车提前报废更新。

  聚焦土壤和农村污水防控,守好环境安全底线。济南完成110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3个地块的修复,2318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1333个农村开展环境整治、94处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深度治理。

  古老的黄河穿城而过,岸边有一群观鸟、拍鸟的爱好者,他们用相机记录了从黄河滩区到生态走廊,泉城的黄河岸边风景独好。

  当下的济南,汩汩清泉,喷涌不息。趵突泉已经复涌20年,生活在济南,市民已经离不开趵突泉,而她也润物细无声地“融”进了济南市民的生活。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在大明湖畔,随超然楼拾级而上,层叠错落的楼宇与碧绿的湖水勾勒出一幅动人的风景;华山湖十里荷塘,如诗如画;“江北明珠”白云湖愈发养眼……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共享红利,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济南力求最大限度地提供惠及全体公民的生态福利。玉符河成为露营休闲胜地,腊山河沿线打造生态幸福廊道,百里黄河风景区游人如织……

  在泉城的好山好水间,多彩城市魅力展现,多样生命悄然绽放,这是济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现,也是美丽中国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在济南,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彼此成就,携手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泉城欢歌。(策划:石迎秋记者:王书宇 韩林燕 侯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