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24日电(记者 胡耀杰)青岛市委网信办、青岛市市场监管局24日联合开展“见证青岛乐享美好”走进放心消费场景媒体行活动。来自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及本地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代表,受邀走进营口路街区、奥帆中心、利群西海岸金鼎广场等热门消费地标,实地探访青岛在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放心消费城市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具体成效,助力展示城市形象、提振消费信心。
贯彻落实国家“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2025年,青岛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放心消费场景建设,监管模式创新升级,提升消费纠纷解决质效等一系列“组合拳”,擦亮了“放心消费在青岛”的城市品牌。今年1月至9月,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投诉数量同比下降16.83%,其中游客投诉同比下降80.95%,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在2025年中消协发布的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青岛排名全国第四,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标杆引领,激活放心消费竞争力
曾经的管理难点,现在的服务标杆,营口路的变化是青岛实施放心消费攻坚的典型样本。以烟火气闻名的营口路汇集着大型农贸市场、众多海鲜摊位和百余家饭店,曾是投诉较为集中的热点区域。今年5月,市场监管部门迎难而上,在此启动放心消费建设试点,培育筛选出全市首批20家“放心消费餐饮店”“放心消费摊位”。醒目的放心消费红旗和零投诉公示牌等专属标识,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指引,也成为商家自身引流的“金字招牌”。
当然,这一荣誉绝非“铁饭碗”,青岛对放心消费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对发生有效投诉的商户立即摘牌、清零天数,整改合格后方可复评。“激励+倒逼”共同撬动下,营口路的经营者主动求变,提升服务,经营氛围从“劣币驱逐良币”转变为“你追我赶争创放心消费单位”。
以营口路为模板,青岛全面推开放心消费建设,截至9月上旬,全市“放心消费餐饮店”“放心消费摊位”已增至287家和924家,成为具有引领力的标杆。
场景升级,壮大放心消费“朋友圈”
消费之前先扫码,在青岛,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因一张小小的“放心码”发生着改变。去年5月,青岛在全省率先推行“放心码”服务,消费者手机一扫便可秒查商家食品安全、消费投诉、行政处罚等关键信息,并可通过“直通老板”“我要投诉”选项一键维权。信息壁垒打破后,消费体验提升立竿见影。
以餐饮业为例,随着7.1万家餐饮店和3.4万家线上餐饮业户被赋予“放心码”,今年1月至9月,全市餐饮类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39%。而在青岛112家农贸市场,2.5万多台秤具按照“一秤一码”全部建立电子档案,是否合格扫码便知,有效遏制了“鬼秤”顽疾。
“放心码”是青岛发力扩大放心消费覆盖面的一个缩影。今年,青岛启动放心消费场景建设,选定街区、景区、商场、市场各10处,通过信息“码”上公开、损失先行赔付、维权服务下沉、构建长效监管等举措重塑消费生态,推动消费场所组团式、系统性升级。截至今年9月,全市40个放心消费场景投诉量同比下降38%,消费者满意度达96%,放心消费“朋友圈”正日渐壮大。
维权提效,增强放心消费安全感
今年9月,因为给母亲买的衣服不合身,市民王女士三天后来到青岛利群西海岸金鼎商场消费维权服务站要求退货。工作人员经过核验确认不影响二次销售后,当场办理退货手续,退款实时到账,整个过程仅用了20分钟。在月均纳客过百万的青岛利群西海岸金鼎购物广场,消费体验正加速迈向“无忧化”。
而在地标性景点——青岛奥帆中心,引导标志、投诉电话、提示信息等放心消费辅助设施随处可见,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警示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景区消费维权服务站设有专人值守,并建立消费维权台账,实现投诉处理全流程可追溯。
这些正是青岛加大力度提升消费维权质效带来的变化。今年,青岛进一步下沉监管,整合资源,推进消费纠纷快速处置、就地化解,给消费者更多安全感。目前,全市已有228个消费维权服务站扎根基层,方便消费者及时就近解决问题;1.77万家单位建立起在线消费解决机制(ODR),数量居全省首位;市场监管流动岗亭全面进驻消费热点区域,现场提供调解纠纷、你点我检、公平秤等服务。
从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入手,将“放心”变为可感可知的日常消费体验,青岛优化消费环境已经踏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青岛将继续攻坚,推进放心消费扩面提质,让“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成为青岛消费的常态,让“放心消费在青岛”成为青岛的民生名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