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烟台SOS儿童村:“四维联动”打造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新路径
2025年08月27日 14:32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27日电(王晓玲 华丽)“如果同学高空抛物砸到人,我们该怎么办?”在中国烟台SOS儿童村,孩子们自编自演的法治情景剧给出答案:先固定证据,再拨打110,最后向物业索赔。台下的小观众边看边点头,法治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发芽。

  近年来,烟台儿童村突破传统普法模式,探索构建“民主参与-生活渗透-游戏体验-实践养成”四维联动体系,将抽象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实践的成长课程,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方案。

  儿童立法:让规则从“要我守”变“我要守”

  在儿童村,积分管理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孩子们自己“立法”。从“主动洗碗加分”到“尊重他人权利记优”,每条规则都由孩子们提案、讨论、表决、修订。“规则是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那我们更要带头遵守。”12岁的小杰在全员大会上郑重地说。民主程序让“权利与义务对等”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逻辑。烟台儿童村第一个由孩子参与制定的管理规定《中国烟台SOS儿童村孩子积分管理条例》在这个暑假出台了。

图为课堂互动提问。

  生活课堂: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针对校园欺凌、网络隐私等高频难题,老师不讲枯燥法条,而是抛出“如果是你,该怎么做?”的互动提问,用身边事讲透法中理。一次关于“网络晒照片”的讨论中,孩子们意识到随意发同学照片可能侵犯肖像权,当场约定“发前先征得本人同意”。

  趣味普法:在游戏中种下法治种子

  孩子们把“如何防范高空抛物”“遇到欺凌如何自救”等真实困惑写成剧本,自编自演。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固定证据、寻求援助,法治认知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生成。课余时间,将法律知识融入飞行棋、密室逃脱等游戏,孩子们在“隐私保护关卡”“反欺凌挑战”中晋级,让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入脑入心。

图为辩论赛。

  实践养成:从法律意识到法治信仰

  “四维联动”体系实践以来,“遇事找法”已成为儿童村的新风尚。孩子们遇到冲突时,第一反应是“咱们按规则办”;遇到权益受损,会主动查阅法律条款、寻求正当维权。正如儿童村相关负责人所言:“法治教育不再是‘背条文’,而是变成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工具箱。”

  “四维联动”模式开创了困境儿童普法的样本方案,以近乎零成本的创新路径实现了普法实效的最大化。下阶段,烟台儿童村将通过动态升级教育内容、创新载体形式,确保法治教育始终与儿童成长脉搏同频共振,培育更多知法、懂法、护法的“法治小火种”,为基层法治社会建设注入持久青春动能。(完)

编辑:梁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