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正文
独家:关于历史和未来,这次会议透露了一些关键讯息
2021年05月04日 09:42 来源:山东头条news

  被誉为“文科学报之王”的《文史哲》杂志,70周年刊庆及相关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从各媒体对这次刊庆活动的报道情况看,刊庆活动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编辑部主编王学典教授,在刊庆活动结束后接受山东头条news微信公号专访,在这个专访中,作为现任掌门人,王学典回顾了刊庆活动的精彩瞬间,解答了笔者对这个“文科学报之王”江湖地位长盛不衰的疑问,还为笔者勾勒了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期人文社科的大趋势。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编辑部主编王学典教授。杨云雷 摄

  【壹】

  4月24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于杰,省政府分管文教的副省长王心富等陪同下,来到山东大学知新楼,出席《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们还注意到,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何成、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徐青森专程从北京赶来山东出席《文史哲》刊庆活动并致辞。而《文史哲》杂志的主办单位,山东大学校党委书记郭新立、校长樊丽明、常务副校长王琪珑等校领导与会。

  刘家义在致辞中说,《文史哲》是一份沐浴着新中国光辉成长起来的重要学术期刊,开辟了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天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刊之路,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梁犇 摄

  我们要坚定不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刘家义还表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创新性发展,切实转化为坚定的民族自信;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结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创新性发展,切实转化为强大的奋进动力;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发展观念,结合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创新性发展,切实转化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创新特质,结合破解新的时代课题进行创新性发展,切实转化为生动的创新实践;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新性发展,切实转化为良好的文明风尚;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品格,结合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进行创新性发展,切实转化为开放合作的丰硕成果。

  他希望《文史哲》杂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高质量办刊,始终坚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始终坚持开放办刊、包容创新,努力成为国内国际一流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引领学术潮流的大刊名刊,成为展现文化思想价值的重要窗口、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园地。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认为,作为省级地方党委“一把手”,省委书记出席一本学术杂志的刊庆活动并且发表关于人文社科学术研究工作如此深刻的讲话,非常罕见。

  省委书记出席刊庆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外界传达的核心讯息是: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历来对人文社科学术包括期刊建设高度重视。从总书记五年前的“5·17讲话”,到此次刘家义书记的致辞,其间的逻辑是清晰可见的。刘家义书记的此一致辞,是对“5·17讲话”五周年的最好纪念。

梁犇 摄

  【贰】

  除了政界的刘家义书记等领导外,参加此次刊庆活动的学界名流更多:陈来、葛剑雄、葛兆光、罗志田、姚洋、杨国荣等顶尖学者和顶级期刊主编近200人到场祝贺。

  一本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为何能够获得各界如此重视?在强手如林、新锐不断崛起的人文社科学术界,素有“文科学报之王”美誉的《文史哲》杂志, 70年来的江湖地位为何一直不曾撼动?

  本次刊庆活动期刊分组会上,中国著名期刊《新华文摘》的前任总编辑张耀铭提出了一个经典问题——“张耀铭之问”:历来长江后浪拍前浪,可“文史哲”这个前浪,为何总没被人文社科期刊界的“后浪” “拍死”在沙滩上?

  王学典在接受笔者专访时毫不隐晦地说:“核心秘诀,就是放弃职业编辑办刊模式,坚定不移走专家办刊道路,并且建立一整套有效保证期刊学术文章质量的制度。”

学界专家出席《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梁犇 摄

  据了解,中国高校学报和大多文科学术期刊,大多走的是职业编辑之路,而只有《文史哲》杂志意识到,大学学报和人文学术期刊的职业编辑机制,是导致期刊学术水平无法保证的致命缺陷。

  “要想把人文学术期刊办成名刊,就需要编辑具有足够的学术鉴别力和学术判断力。一篇稿子来了,编辑首先得具有基本的职业敏感,其次得对此稿所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得了解学术史,得知道这篇文章的独创性在哪里。而一个职业编辑,对这篇文章在专业领域的长项和弱项分别在哪里,基本上是无法判断的。”

  王学典说,《文史哲》杂志编辑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按新闻出版行业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序列的杂志社。《文史哲》杂志社编辑迄今为止采用教师职称序列,将编辑分别评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职称。王学典说,编辑部希望每位编辑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都是来各自学科领域的专家或教师。

  为杜绝人情稿、关系稿,王学典主持的《文史哲》杂志编辑部设计并实行双向盲评审稿机制。

  “稿件上来后,先要各位编辑初审,然后要经过盲评环节进行筛选,在这两个环节,约有90%的稿件被否决,等到了主编终审环节,那些被淘汰的稿件想碰都碰不到。”“这样,结果出来之后,谁都没话说。”

  业界对《文史哲》杂志严格的盲审机制一直多有赞许,主编王学典是这套机制的坚定捍卫者。一篇由《文史哲》编辑部老编辑贺立华先生于10年前撰写的文章在刊庆前夕不胫而走。

  贺立华先生在那篇题为《守护清流——文史哲三十年点滴》的文章中说,(当年)著名学者王学典教授出任了《文史哲》主编。这位个性鲜明的老兄的确很“刚”:他坚决地拒绝了本校照顾类的发稿;坚决抵制“近水楼台”,包括本部同仁也拒不给情面;坚决地撤销了照顾低档次文章发表的“增刊”;坚决地回绝了有关领导的推荐稿。他不允许有任何伤害《文史哲》的文章发表。

  正是怀着对《文史哲》杂志声誉的如此坚定的爱护,王学典担任主编以来,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都是山东大学的“看门狗”,他说,他15年来“没有吃过作者的一餐饭”。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底气。王学典的这个底气,来自王学典身上那股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在相关学术领域的造诣。

  王学典不屑于去做发稿机会的交易。因为仅凭他在学术界的知名度,他已被各种期刊约稿压得负“债”累累,即便日夜不停地赶写,此生恐怕他也“还”不清——他完全无需通过《文史哲》版面去换取自身论文的刊发机会。当人们因为70年刊庆活动的聚光灯再次聚焦于主编王学典数十年的坚守时,王学典说,《文史哲》杂志的地位和口碑,仰赖的是山东大学历任校领导和《文史哲》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守护。

  在《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时,主编王学典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这本人文社科学术杂志赢得并长期享有崇高江湖地位的关键因素。

  其一,不入主流,难成一流,文史哲自觉走在时代前列,主动承担起人文社科学术的本土化使命,致力于“锻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其二,质量立刊,专家办刊,视学术为生命;其三,倡导百家争鸣,锻造公共学术话题;其四,发掘新生力量,扶植“小人物”。

  【叁】

  《文史哲》杂志的“王者”风范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历史和人文科学的大势与趋势的精准预测上。

  《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手,近年来连续评选、发布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十大年度学术热点,集中体现了《文史哲》编辑部对学术文化总体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在70周年刊庆大会上,作为《文史哲》编辑部灵魂人物,王学典主编当众发布了他对共和国人文社科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判断。

  王学典说,70多年来,共和国人文社科领域已然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型: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民国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范式的转型;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又从以阶级论为纲的学术范式转向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纲的学术范式。他进而预见,未来20—30年间,中国人文学术期刊界、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趋势是向本土化和中国化的方向转型。王学典这些对人文社科领域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论断,赢得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反响与高度赞同,甚至已形成学界共识。

  专家们在刊庆活动的学术研讨会上主旨演讲中表示,王学典关于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当下以及正在经历并且在未来较长时段即将持续经历“本土化”和“中国化”转型的论断,与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总体历史发展方向和历史脉搏非常契合,也与主流意识形态当前阐述的中国道路,建立中国自信,中国历史主体性地位等表述非常吻合。

专家学者在《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会会议间隙激烈争论。梁犇 摄

  王学典的这个论断,其历史性学术价值,体现在这个论断高度契合了当今时代需求,正面回答了当下人文社科学术界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因此,这个论断获得与会专家的广泛赞同,包括关于中国道路,中国国情的准确学术含义。

  王学典说,所谓中国道路,是当代中国在中国国情和具体文化背景下走出来的路,而不是对西方经验的简单复制。而“中国国情”的准确概念是什么,学术界至今没有标准答案;中国国情和中国迄今为止现代化道路与现代化实践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学术界迄今依然没有充分揭示;中国经验有哪些,现在也依然没有准确概括。

  著名社会学家徐勇教授在本次研讨会做主旨发言时指出,40年来,中国已经实现了史诗般的实践突破,但却没有实现史诗般的理论建构。这与王学典一直以来的一个判断完全一致:材料过剩与理论贫困之间的尖锐冲突已成为当下学界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这说明期刊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对未来方向进行准确调整的重要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已经成为留给这一代中国人文社科学者绕不过去、迫在眉睫、必须回答的问题。

  与会专家的观点与王学典教授的论断如此高度契合,再次证明了《文史哲》编辑部对社会发展和人文学术演化规律的洞察力。有人说,这可能是本次刊庆会议和学术会议给历史留下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来源:山东头条news 原创 浪子 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