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让行:深夜点亮救治通道
深夜,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值班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夜晚的宁静,“一名2岁幼儿,精神极差,呼吸衰竭,正带着呼吸机由外院紧急转运而来。”患儿20余天前曾可疑吸入橡皮泥,当地医院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建议转来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求助电话后,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迅速开启急救绿色通道:二线医生从家中深夜疾驰,内镜护士放弃休息火速到岗,麻醉医生、病房医护全员进入应急状态——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只为给这个年幼的生命开辟出一条畅通的救治之路。手术室里,无影灯投下明亮的光线。监护仪的滴答声规律回响,医生神情专注,护士默契配合,整个团队都在沉稳而有序地操作。支气管镜沿着气道缓缓探入,检查结果令人心头一紧——堵在主气道中的并非普通异物,而是一大块顽固的“塑型痰栓”,它牢牢地阻塞了呼吸通道,情况危急。医护团队全力协作,沉稳操作,最终将整块痰栓完整取出。瞬间,孩子的气道恢复了通畅,氧合指数稳步回升,一场致命的呼吸危机,在深夜的奋战中被成功逆转。术后,医院留取了病原学标本,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最终,患儿顺利撤离呼吸机,转危为安,并确诊为由人博卡病毒感染引起的塑型性支气管炎。
内镜中心昼夜奋战,诠释“硬核”担当
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只是科室日常工作的缩影。儿童气道异物、塑性形支气管炎、气道占位、重度气道狭窄等中心气道疾病是危重症,一旦延误可能造成呼吸衰竭、甚至缺氧性脑损伤、窒息等严重并发症。这类患儿风险高、处理难度大,多由其他医院转诊而来。因此科室提出“中心气道疾病不过夜”的刚性原则,团队开启24小时应急救治模式,不论日夜或寒暑,医护人员多次深夜响应,从家中赶赴医院,在无影灯下争分夺秒,成功为一名名患儿解除呼吸危机,实现了“即来即取、速战速决”的精准救治。
健康科普
警惕“人博卡病毒”与塑型性支气管炎此例危重患儿感染的人博卡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有时会引发一种危急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其特点是支气管内形成由炎症分泌物凝结成的“树枝状”痰栓,堵塞气道,引发严重呼吸衰竭,其危险性堪比固体异物。若孩子出现顽固性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甚至困难,务必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