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十五载风雨守护,红色火炬代代传丨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致敬齐鲁英魂
2025年09月29日 14:24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一座丰碑,一段峥嵘岁月。山东这片革命热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年代,曾走出无数英雄儿女,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精神永存。

  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福寿园兴建)内的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以开阔肃穆的场地、镌刻着数万英名的纪念墙,默默承载着这段厚重的红色记忆,成为后人缅怀历史、致敬英雄,能够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的精神殿堂。十五年来,这里不仅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也逐步发展为山东福寿园践行生命教育、传递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

  2010年4月21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正式建成。广场占地约100亩,主要由老战士刻名碑广场、南下广场、英雄阵列广场和陈列馆等功能区组成。纪念墙上,镌刻着近十万个老战士的姓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也传递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陈列馆建筑面积为6500平方米,里面展示的是自抗日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山东诞生的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和山东老战士的英雄事迹。陈列部分共有7个展厅。展陈内容采用图片、图表、实物、美术作品、场景再现和多媒体终端相结合的方式。馆内还设有存储老战士简介、照片等资料的检索屏以供阅览查询。这些内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公众思考人生价值的宝贵资源。

  十五年来,广场每年都会举办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清明公祭、烈士纪念日缅怀仪式、老战士口述史采集、“红色记忆”主题书画展等活动相继开展,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其中,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举行的"向老战士致敬"活动已成为广场的品牌项目,每年都有来自全省各地的老战士代表、退役军人、青年学生和部队官兵等上千人参加。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生命尊严与奉献精神的教育实践。

  "我每年都会来这里看看战友们。"91岁的老战士张德胜坐在轮椅上,由孙子推着来到纪念墙前。他指着墙上的一个名字动情地说:"这是我当年的通讯员,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牺牲时才18岁。现在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我们缅怀战友,感到很欣慰。"

  近年来,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团体和个人越来越多。除了老战士和他们的亲属,还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常来组织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打造这样的纪念空间,将红色文化与生命教育深度融合,让参观者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感悟生命的厚重与传承。

  广场还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云端纪念馆”,参观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每位老战士的生平事迹。今年85岁的王奶奶在纪念墙上找到了父亲的名字,哽咽道:“父亲1942年参加革命后就再没回来,那时我才3岁。如今有了这个地方,我们这些后代终于有了寄托哀思的归宿。”

  随着影响力不断提升,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先后被命名为“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据统计,广场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者超百万人次,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上千场。作为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福寿园兴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也持续推动着生命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纪念墙上,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福寿园兴建)内这座巍然矗立的广场,正以它特有的方式,守护着一段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成为齐鲁大地上传承革命精神的不灭火炬。

编辑: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