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烟台市打造社会救助辅助审核AI大模型应用 减轻基层“指尖”负担
2025年08月01日 14:45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1日电(赵克 周巧倩 孙立华)“以前每天要处理几百条数据,现在通过AI大模型,几秒钟就可以得到一份关于社会救助申请人的分析报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得益于烟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基于烟台市大数据局在政务云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搭建了社会救助+AI大模型辅助审核应用程序,并在烟台市福山区等区市开展了试点应用,推动实现社会救助事项“多源共享、融合分析、智能评估”。

图为烟台市社会救助云助联办信息平台。

  今年以来,烟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紧抓技术革新机遇,积极布局,以民政工作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牵引,围绕社会救助业务核心场景加速推进AI融合实践,多方面征求意见制定了《人工智能辅助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技术规范》,确定了社会救助AI大模型运行模式,该规范已由山东省大数据局正式立项为2025年度数字山东标准规范。该规范以引导性和代表性为原则,对各类社会救助政策文件进行结构化解析,确定了收入评估、资产评估、支出评估等5类人工智能评估指标,包括就业、务农、投资等14个一级指标,行业类别、务农规模、资产类型等63个二级指标,全面兼顾各类社会救助政策特点和重点,注重描绘社会救助申请对象的基本特征,引导大模型通过可量化评估的数据指标,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以前一户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就有社保、车辆等几十类信息,每天又能收到各个平台反馈的几十条重病重残数据线索,平台也要登录好多个,因为信息太多、太杂,我超过一半的工作时间是在办公室看数据,现在有了AI帮助评估,我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老百姓家里看一看。”烟台市福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

  数字化时代,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早已打通,“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常态,但是庞大的数据量容易给基层经办人员增加新的的负担。烟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针对社会救助事项涉及部门多、事项多、表单多、数据多而导致的群众办事、业务经办“流程多”“耗时长”“疏漏多”等程序困境,承接了全市政务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工作任务,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依托烟台市大数据局提供的算力资源和大模型技术支持,在省内率先将民政应用平台与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 R1完成了对接,社会救助工作正式迈向数智化。

  社会救助AI大模型为基层减负,需要高质量的数据集和高适配的应用场景。烟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推动社会救助数智化转型。一方面整合清洗数据,通过汇集、分析、清洗等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治理架构,开发数据质检模型,将已共享的116个部门和单位的50类、300多项经济状况数据资源进行多模态、多源数据语义融合,实现社会救助领域知识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适配。AI几秒钟即可生成社会救助评估报告,通过分析机动车、不动产、社保、投资、纳税、存款等几十类数据,对固定就业和资产情况进行整体核算,通过基层采集的务农类型、务工区域等情况,对灵活就业、务农收入、赡养费等进行分析评估,最后将评估情况与特困、低保、低边、刚支等保障标准自下而上依次匹配,由大模型对申请家庭是否符合救助待遇、符合哪种救助待遇做出初步判断。

  同时,将“烟台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烟台市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山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融合贯通,统一了用户体系,整合打造救助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模式。

  另一方面拓宽AI应用范围,前期烟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将全市14个救助职能部门的23类救助事项统一纳入了核对流程范围,今年以来累计核对各类低收入人口13.6万人次,今后可以将AI大模型应用于各类社会救助待遇的审核确认辅助工作。同时,烟台市分6个层次建立目前容纳9.6万人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又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为收入封顶线建立目前容纳2.1万人的潜在帮扶家庭数据库,今后通过共享低收入人口相关数据的方式推动医疗救助、住房补贴等更多救助待遇实现“静默认证”。

  社会救助AI大模型已成为烟台市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潜在帮扶家庭数据库入库登记的一位“经办人员”,为基层和群众营造了便捷、高效、安全的模型应用体验。AI大模型精准评估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健康风险和服务需求,执行救助政策,减少错救、漏救等情况的发生,确保社会救助资源真正用于最需要的困难群众。AI将人工预审时间缩短了50%以上,近一周测试及试运行结果显示,AI评估的327户家庭中,经人工判断确认,整体准确率已从5月初的65%上升到了84%。

  其中,AI判定不应纳入低收入人口范围的评估准确率由5月初的75%上升到86%,AI判定可纳入低收入人口范围的评估准确率由5月初的43%上升到了83%。目前烟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正在持续开展大模型的测试调优工作,预计年内可将评估准确率提升到90%以上。

  为基层减负但不减服务,AI大模型针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存在的风险点提出预审意见和辅助性参考意见,为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提示重病、残疾、高龄、学龄等重点关注内容。同时,烟台市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帮办队伍,以联动服务方式实现经办人员与AI大模型的“人机交互”,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找准了群众的“急难愁盼”,让社会救助的温暖更加“可感可及”。(完)

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