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山东职教教师深入铁路一线淬火 锻造“知行合一”育人底色
2025年07月31日 18:43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31日电(何天琦)五月的齐鲁大地,白昼钢轨蒸腾热浪,深夜星光裹挟微凉。在国铁济南局济南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一群特殊的实践者正与铁路工人并肩作业,他们是来自山东职业学院的教师。

张之峰在济南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演练场进行轨道检测作业。山东职业学院供图。
张之峰在济南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演练场进行轨道检测作业。山东职业学院供图。

  正午的高铁轨道,钢轨温度直逼50℃。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张之峰紧握轨道检查仪,目光紧锁屏幕上的毫米级数据。汗水模糊视线,他却纹丝不动,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时代,一毫米偏差可能暗藏危机。

  “教了20年《轨道检测技术》,今天才真切摸到理论的边界”。一架无人机掠过,张之峰难掩震撼。这架设备一小时的作业量,曾是人工一日的辛劳,其高清影像与智能分析能让肉眼难辨的伤损无所遁形。智能巡检已成行业标配,课堂不能滞后。他将人工采集的数据与无人机巡检案例,转化为无人机智能巡检全新教学模块,让学生既懂苦干坚韧,更具拥抱变革的锐气。

鲜敏等在济南东客专信号车间进行道岔检修作业。山东职业学院供图。
鲜敏等在济南东客专信号车间进行道岔检修作业。山东职业学院供图。

  凌晨一点,指令打破寂静。道岔转辙机旁,34岁的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师鲜敏与信号工一同投入毫米级工作,尖轨与基本轨2毫米的密贴误差,是列车安全的“生死线”。连续五小时调试,直至转辙机发出“咔嗒”到位声,鲜敏才长舒一口气。鲜敏说,“讲台上讲千遍,不如现场练一遍。”接下来,她计划将铁路局最新标准化流程、应急处置实例引入课堂,更拟借助VR技术模拟电路突断等险情,让学生提前淬炼毫秒级响应的实战本能。

崔景萍在济南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演练场进行腕臂检修作业。山东职业学院供图。
崔景萍在济南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演练场进行腕臂检修作业。山东职业学院供图。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崔景萍系紧安全带,攀上近十米高的蜈蚣梯。金属梯身反射刺目白光,每一步攀爬都裹挟灼热气浪。接触网是铁路供电的生命线,拥有十余年教学与实践经验的崔景萍,决心将接触网6C智能监测系统的实战案例融入课件。“既要传严谨匠心,更要育创新视野。”她希望学生不仅能驾驭传统技艺,更能适应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

  这场从讲台到钢轨的“淬火”,正在重塑铁路职业教育的内核。教师们带着一线的真实数据、应急经验与智能技术认知回归课堂,让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无缝衔接。

  山东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知行合一”。通过让教师深入铁路一线,既能更新其专业技能,更能将责任重于泰山的职业精神注入教学,为交通强国战略培育兼具精湛技艺与创新锐气的铁路人才。

  据悉,随着此次实践的推进,一批融合最新行业标准、智能技术与实战经验的课程模块将陆续走进课堂,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锻造更坚实的人才基石。(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