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腹腔镜微创手术拯救宝宝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2025年08月01日 11:21 来源:中新网山东

  新生儿宝宝频繁呕吐,有时甚至呕吐黄绿色胆汁样物,尤其在喂奶之后,你是不是总觉得这只是一般漾奶?可别大意了,除了常见的漾奶,还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也会让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不仅带来呕吐、影响宝宝正常生长发育,还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窒息等严重并发症。遇到这种情况,明确诊断后首选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优势明显,属于微创操作,对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的创伤小、恢复速度快,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康复。

  什么是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消化系统的某个或多个部位结构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在出生时就存在,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类型之一。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直肠和肛门,以及肝脏、胆囊和胰腺等附属器官。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畸形。

  为什么及时诊断很重要?

  发病率相对较高:是新生儿期需要紧急外科处理的主要疾病之一。总体发病率约为1/2000至1/5000活产婴儿,具体类型发病率不同。

  危及生命:许多畸形(如肠闭锁、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食管闭锁、肛门闭锁)会导致新生儿无法正常进食、呕吐、腹胀、无法排便,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迅速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肠坏死、穿孔、腹膜炎甚至死亡。

  需要及时手术干预:大多数消化道畸形需要外科手术矫正。

  影响长期生活质量:即使成功手术,部分患儿可能面临喂养困难、消化吸收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染或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等问题。

  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类型及特点

  1.食管闭锁和/或食管气管瘘:

 

  问题:食管没有形成连续的管道(闭锁),或食管与气管之间有异常的通道(瘘管)。

  表现:出生后口吐泡沫、流涎过多,喂奶时呛咳、呕吐、发绀(青紫)、呼吸困难。典型特征是“三闭锁一瘘管”组合。

  治疗:必须手术修复食管和修补瘘管。

  2.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问题:胃的出口(幽门)肌肉异常增厚、狭窄,阻碍食物进入小肠。

  表现:通常在出生后2-8周出现,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呕吐后仍饥饿,体重不增甚至下降,脱水。可在上腹部摸到橄榄大小的包块(肥厚的幽门)。

  治疗:通过微创(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切开肥厚的幽门肌层(幽门环肌切开术),效果良好。

  3.肠旋转不良:

  问题:胚胎期肠道旋转和固定的过程发生异常,导致肠道位置不正常,肠系膜根部附着点狭窄。最危险的是可能发生中肠扭转(肠子像拧麻花一样打转),绞窄肠系膜血管,导致广泛肠坏死。

  表现:可以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胆汁性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腹胀、便血(提示肠坏死)。中肠扭转是急症,需要立即手术。

  治疗:手术(Ladd手术)将扭转复位,解除梗阻,扩大肠系膜根部附着点,切除坏死肠段(如果需要),并调整肠道位置。

  4.肠闭锁和肠狭窄:

  问题:肠道某段完全中断(闭锁)或显著狭窄(狭窄)。可发生在小肠或结肠的任何部位,小肠(尤其是空肠、回肠)更常见。

  表现:胆汁性呕吐(高位闭锁/狭窄呕吐早且频繁)、腹胀(低位闭锁/狭窄腹胀更明显)、不排胎便或仅排出少量胎便。

  治疗:手术切除闭锁或狭窄段,将两端正常的肠管吻合连接起来。

  5.先天性巨结肠:

  问题:大肠(通常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一段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该段肠管持续痉挛收缩,无法正常蠕动放松,粪便淤积在近端正常的结肠内,使其异常扩张、肥厚。

  表现:新生儿期胎便排出延迟(超过24小时)、腹胀、呕吐、喂养困难。较大儿童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腹胀如蛙腹、营养不良。

  治疗: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切除无神经节细胞的病变肠段,将正常肠管下拉与肛门吻合。有时需要先做肠造瘘过渡。

  6.肛门直肠畸形:

  问题:肛门和直肠发育异常,包括无肛(肛门未开口)、肛门狭窄、直肠闭锁、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直肠会阴瘘等。

  表现:出生后无肛门开口或开口位置异常、无胎便排出或胎便从异常位置(如尿道、阴道、会阴部瘘口)排出。

  治疗:手术是唯一方法。根据畸形类型和有无瘘管,手术方案不同(如肛门成形术、结肠造瘘+后期根治手术)。

  7.其他:

  环状胰腺:胰腺组织像戒指一样包裹十二指肠,可能引起梗阻(胆汁性呕吐)。

  胎粪性肠梗阻:胎粪异常粘稠堵塞回肠末端。

  腹裂/脐膨出:腹壁缺损导致肠管或其他腹腔脏器突出体外(严格说属于腹壁畸形,但常伴发消化道问题)。

  胆道闭锁:胆管系统发育中断或缺失,导致胆汁无法流入肠道(表现为黄疸、白陶土色大便),需要葛西手术或肝移植(属于肝胆系统畸形)。

  二、技术介绍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现代外科技术的重大突破,其核心在于“以最小创伤实现精准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是依靠前端配备高清摄像头+冷光源的镜头,通过0.5-1.0cm小切口将腹腔内影像放大10-15倍投射到屏幕,术者插入超声刀、抓钳、吻合器等细长器械体外操控完成精细操作。

  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微小化,组织损伤少)、恢复快(疼痛显著减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疗效高(手术精度提升,并发症率较低)、经济美观(综合成本优化,瘢痕隐形化)的优势。

手术现场。

  三、专家提醒

  1.重视产前检查:定期产检和胎儿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一些严重的消化道畸形线索。

  2.密切观察新生儿,出生后注意:

  是否有胎便排出(一般在24小时内)?颜色和量是否正常?

  吃奶情况如何?有无频繁呕吐?呕吐物是什么颜色(清水、奶汁、黄绿色胆汁、咖啡色甚至带血)?

  肚子是否明显胀气、发硬?

  精神状态、哭声、面色是否正常?

  有无发热或体温不升?

  3.出现异常,立即就医:特别是出现胆汁性呕吐(黄绿色)、明显腹胀、不排便或排胎便延迟、便血等情况,是危险信号!务必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告知医生详细情况。

  4.信任医生,配合治疗:一旦确诊,需要手术治疗是挽救孩子生命和功能的主要方法。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5.做好长期管理准备:部分患儿术后需要长期的营养支持、排便功能训练或随访观察。保持耐心,与医生保持沟通。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一组发生在新生儿期的严重疾病,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但呕吐、腹胀、排便异常是常见的警示信号。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精准微创的外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尽管面临挑战,但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显著提高了这类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家长保持警惕、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疗团队是帮助孩子度过难关的重要保障。

  生命最初的旅程有时会遇到崎岖,但医学的进步和父母的爱能铺就康复之路。每一个勇敢面对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孩子,都在诠释着生命最坚韧的礼物。当您怀抱宝宝时,那些挑战终将成为你们共同成长的故事篇章。

  四、科室简介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为医院重点发展专业,山东省重点专科。诊治所有新生儿外科疾病,在“把工作做成作品,把服务融入人心”理念支撑下,国内较早开展新生儿微创手术,微创治疗成为科室特色和品牌。科室现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7人;护士13人,其中主管护师9人(包括PICC专科护士1人),护师4人。科室目前开放床位32张,配备腹腔镜、新生儿暖箱、结肠镜、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借助5G新生儿转运网络,让省内外很多疑难危重新生儿得到及时救治。

  诊疗范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肝胆、肛门等器官的畸形以及以疝为主要表现的各种腹壁畸形,例如胆道闭锁、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梗阻(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隔膜等)、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腹裂、脐膨出、急性肠套叠、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鳃裂瘘、甲状舌管囊肿等。其中先天性食管闭锁、胆道闭锁、先天性膈疝、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量达到省内第一,居全国前列。

  五、技术亮点

  微创诊疗是新生儿外科的特色,让大部分新生儿外科患儿获得最优的诊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隔膜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的微创诊疗已达到全覆盖。将先天性食管闭锁这一疑难危重疾病的治疗手段从开放手术推向了微创时代,并突破体重极限,微创手术达1300g,开放手术达800g;胆道闭锁疾病的综合个体化诊治,术后短期排黄率可达80%,五年生存率60%以上,均位于全国先进水平;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疗经验丰富,临床治愈率高;儿童伤口造口护理团队临床经验丰富,极大提高了肠造瘘术后病人的治愈率。

  对于新生儿手术来说,体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新生儿微创手术,因受制于麻醉、术后监护、术中操作空间小等困难,在省内一直无法普及性开展,是当前儿科领域急需紧缺解决的临床难题。我新生儿外科打破多项早产儿疑难病种手术的最低体重记录,在此之前省内尚未有早产低体重儿进行腔镜微创手术的先例。

  新生儿外科汇聚了全省疑难危重病人,为新生儿患儿提供最特色、最优质化诊疗。

  六、专家简介

  01|胡元军

  胡元军,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济南市政协委员。在小儿外科领域有独到成就,尤其擅长新生儿外科和小儿普外科的微创诊疗,在儿童先天性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享有盛誉,省内外患儿多慕名前来。严格要求,廉洁行医,曾获“山东省医保先进个人”荣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获“公益医生”荣誉;为提高了周边地区小儿外科诊疗水平,多次受邀外地讲座、会诊、手术,获“济南市卫生系统城乡对口支援先进个人”荣誉。所带领的新生儿外科为医院重点发展专业,为省内首家独立成科的新生儿外科专业,诊治所有新生儿外科疾病。在“把工作做成作品,把服务融入人心”理念支撑下,一切以儿童的健康为重,微笑面对每一个患儿,对病人一视同仁。坚持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借鉴国内外新进技术和经验,开展新技术,形成自己的专科特色,让一个又一个垂危的小生命在儿童医院获得了新生,得到患儿家长、国内专家及同行的一致认同。国内较早开展新生儿微创手术,微创治疗成为科室特色和品牌。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肝胆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青年学组组长、新生儿外科学组副组长,济南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外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小儿外科创新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第三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病残儿评审专家成员,山东省小儿外科医疗控制中心委员,济南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济南市质控中心专家。

  研究成果及荣誉称号:

  在SCI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5项科研课题研究,主研课题2项,曾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著书3部。

  02|陈帅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兼任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济南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擅长儿童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梅克尔憩室,阑尾炎,等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先天性消化道疾病的微创诊疗,在先天性食管闭锁,胆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环状胰腺,肠闭锁,肛门闭锁,膈疝,胆总管囊肿,巨结肠,消化道重复畸形,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类消化道造口状态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在低体重早产儿手术方面开创多项突破。

  学术兼职:

  山东省医师协会小儿腔镜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山东省妇幼微创协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疝与腹壁分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肛肠分会委员。

  研究成果: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多篇,北大核心期刊两篇,主编著作两部。

  七、预约方法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门诊:内科楼3楼新生儿外科门诊

  病房:外科楼10楼新生儿外科病房

  联系电话:

  新生儿外科医生办电话0531-59616253

  新生儿外科护士站电话0531-59616252

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