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山东普通批投档线公布,较往年看整体比较稳定。但近期有消息称,山东高考文科生19万人集体滑档并引来大量关注。
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中表示,“从山东省今年的高考录取看,19万名文科生滑档显然是夸大的。”
什么是本科滑档?
本科滑档是分数达到本科线后,填报志愿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按照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山东今年的本科线(一段线)为444分,共有316597人,上线考生中,选物理的有187391名,选化学的有178923名,选政治的140765名,选历史的有122764名。
另外,上专科线150分的考生为666000名,其中,选物理的为289108名,选历史的为35671名。据此分析,山东的所谓“文科生”(新高考其实不再分文理科,传统观念还按选历史、物理分文理科)总共为35万多名,而非40多万名,其中,本科上线“文科生”大概为12万多名,19万名“文科生”本科滑档显然夸大。
从历年情况看,由于本科线划线要按招生计划扩大20%划线,因此,如果不扩大招生计划,上本科线的考生每年均有20%左右考生政策性滑档。
另外,有自媒体用公办本科的录取分数、位次,来推定多少文科学生不能进公办学校,这是把民办本科院校排除在外。达到本科线,但分数不高的学生要想被本科院校录取,一般情况需要考虑选择民办院校(包括独立院校)上本科。
文科生为什么进普本难?
新高考实行新的选科要求后,报考理工农医专业要求物化同选,山东考生选物理化学的偏低。包括上特控线的学生,选物理化学的(87803名),与选历史的(41829名)比例只有2:1,上本科线的选物理与选历史的比例为3:2。这必然导致非物化同选科目的学生进普通本科院校难。
熊丙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要求高校扩大针对选历史考生的招生计划,而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选科的指导。学生要根据自身兴趣、能力,以及大学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