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2日电(胡耀杰 王宇轩)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四年一届的欧洲杯如约而至。作为顶尖的国际足球赛事,这里不仅是各国球队激情角逐的赛场,亦是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的集中亮相。从海信、比亚迪,到vivo、蚂蚁集团,都在用行动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的实力与影响力。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海信。早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海信就凭借“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标语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海信仅加了“三个字”,便再度引爆了话题——“中国第一,不止于世界第二”。
海信三度赞助欧洲杯,五次牵手顶级足球赛事,霸气标语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崛起与进取。
根据Omdia、奥维睿沃等多家市场机构的数据,自2022年以来,海信电视连续两年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从近3年的全球彩电出货量变化来看,中国品牌全球彩电出货量占比已经突破38.6%,不仅创历史新高,同时也实现了对外资品牌的反超。其中,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占有率从9.9%提升到13.6%,站稳全球第二。
成绩固然可喜,但一定有人心生疑惑:海信此举不是变相给“第一”打广告吗?这正是海信营销策略的高明之处,因为“以退为进、坐二望一”的逆向定位策略,反而有助于品牌清晰市场定位与占领消费者心智。
企业打造品牌,本质上就是让消费者“认识-认知-认同”的过程。海信大刀阔斧赞助欧洲杯,目的就是让全球更多人“认识”海信这一中国品牌,随后再通过产品力收获更多人的“认知”与“认同”。
海信“不止于世界第二”的含金量便是其高端化引领全球发展的战略。在海外市场,2023年海信电视500美元以上产品销售量和额同比均提升59%以上,海信开辟的激光电视赛道更是让中国电视进入到3000至5000美元的高价值市场,为中国电视品牌实现全球高端引领探索了新路径。
2023年,海信激光电视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品牌高地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70%。欧洲杯的大本营欧洲市场,海信电视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5.9%,跑赢行业,销售量占有率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据海信国际营销德国公司总经理侯路介绍,在海信德国公司的营收中,电视品类占比40%,冰箱品类占比25%,洗衣机品类占比12.5%,且德国营收占海信欧洲营收将近10%。
简而言之,海信赞助欧洲杯所花费的真金白银,已经凭借过硬的品牌力和产品力,化为实打实的销量和市场占比。
“不出海,就出局”,其实早已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共识。但今时今日的“出海”,不能单以“量”衡量,而是要塑造一流的品牌,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创新,不仅是海信在全球市场赢得地位的关键,也是中国品牌能否打响“出海”战役的胜负手。
“不止于世界第二”的底气来源于用技术赢得市场。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曾公开表示:“谈技术永远不过时,永远是主旋律。”海信作为在高端LCD、激光和LED技术全方位布局的企业,早在10年前就首次推出ULED技术,随着平台的迭代升级,其ULEDX技术结合智能场景感控算法、图像处理技术等多项创新,再次引领了高端液晶显示产业的升级。
2014年,海信推出全球首款百英寸激光电视,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也让激光显示成为中国自主原创性技术。目前,在激光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中国已经做到了全球技术引领,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形成产业领先优势。
好的技术,好的产品,自然不会缺少好的市场反馈。据权威机构调研,2024年一季度,全球百吋电视出货量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出货量总和增长了120%,其中,海信电视的出货量占据全球百吋市场56%,独占鳌头。
回顾中国电视产业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从黑白显像管到彩色CRT再到液晶平板,外国企业始终是技术主导,而中国企业则处于被动跟跑地位。几代电视人不断接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方才实现产业化突破。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指的是海信电视连续20年中国第一,稳居世界第二的市场地位,不仅代表了海信的强悍实力,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积极破局的鲜亮缩影。这意味着中国品牌打破了全球电视市场的垄断,世界家电产业走进属于中国企业的时代。
而“中国第一,不止于世界第二”,则代表着海信对未来的壮志雄心。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直言:“中国制造在核心供应链的配套以及在产品技术的创新等方面,已经具备全球领先的能力,中国彩电品牌距离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海信为何要三度赞助欧洲杯?任谁要成为全球品牌,都必须要在欧美主流市场建设品牌。海信、比亚迪等优秀的中国品牌“远征欧洲杯”,就是深耕海外拓市场的关键一步。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可以凭借过硬的技术与产品,在世界舞台高喊“不止于”,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的胆量与实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