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正文
月饼遇见苏东坡 多国友人在济南花样解锁中秋奇妙夜
2025年09月29日 15:57 来源:济南国际传播中心

  湖光山色与笑语欢声交织,近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济南迎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9月27日,来自缅甸、越南、韩国、泰国、亚美尼亚、巴基斯坦、肯尼亚、俄罗斯、约旦等九个国家的驻济外籍友人齐聚济南,共同参与了一场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的中秋节体验活动。

  外籍朋友们亲手制作传统月饼,诵读苏轼等古人笔下的中秋经典诗词,在泉城济南的秋色中,深度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月饼制作·指尖上的中国文化

  活动现场,月饼制作环节引起了外籍友人们的浓厚兴趣。在专业面点师的指导下,大家从和面、包馅到压模成型,一步步亲手完成属于自己的月饼。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中国传统的月饼,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由糯米制作的冰皮月饼,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深深震撼和吸引,各国的外国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制作中国传统美食,也让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包容与魅力。”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范清雅(NOOR FATIMA)分享道。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象征,代表着团圆与和睦。当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月饼制作完毕,外国朋友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诗词诵读·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外籍友们用不同的语言朗诵着苏轼的经典名篇《水调歌头》。这首被誉为“中秋词绝唱”的作品,通过外籍友人们的诵读,展现出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活动还特别介绍了济南的“二安文化”——宋代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和辛弃疾(字幼安)的文学成就,让国际友人对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多语种古诗词朗诵不仅让国际友人们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更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来自亚美尼亚的林沐樱表示:“苏轼的《水调歌头》让我特别感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道出了世间共通的哲理。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对团圆的期盼是相通的。中秋诗词把天上的明月和人间的温情完美融合,这种艺术表达独特而震撼,让我更理解了中国人对家庭和传统文化的珍视。”

  通过亲身体验,外籍友人们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外籍友们手持自己制作的月饼,朗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在济南这座千年古韵的“千泉之城”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心灵因为同一个节日而共鸣。通过中秋佳节这一情感纽带,既深入挖掘文化同源的深厚根脉,又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近年来,济南市积极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济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让越来越多的“新济南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济南国际传播中心记者:刘晓涵 安硕)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