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印尼巡诊 齐鲁二院“一带一路”健康护航跨越山海
2025年08月06日 17:27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6日电 从雅加达到宾坦岛,从云端连线到现场诊疗,齐鲁二院医者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传递温暖,在赤道线上留下跨越山海的承诺。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国际工程公司、职工医院联合组建医疗专家团队,走进印度尼西亚开展“医企联建·健康护航‘一带一路’行动”。

  此次行动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精准服务为核心,采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将专业诊疗和健康指导送到“一带一路”建设者身边,构建长效健康保障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探索可复制的海外健康保障模式,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齐鲁二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书记、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徐冬玲,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消化内科副主任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主任朱孔锡,皮肤中医科党支部书记、皮肤科主任张春红及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姜冬青组成精锐团队,以专业医疗技术为纽带,构建起跨越国界的医疗人文关怀桥梁。

  创新服务模式 破解海外医疗难题

  针对印尼医疗资源匮乏、职工健康需求迫切的现状,医疗队一下飞机便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在首站雅加达启动仪式后,通过医企联建模式,将多学科诊疗服务直接输送至海外项目印尼公司一线,心血管内科徐冬玲现场分析职工心电图和血压数据,为异常指标职工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并连线国内专家完成跨洋会诊,消化内科朱孔锡为职工提供健康指导,并将自备药品留给项目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的医者担当;在南山宾坦工业园区(卡朗巴塘经济特区),皮肤科张春红运用中医火针、放血等技术现场施治由当地湿热气候引发的皮肤病,并“手把手”培训当地医生掌握基础技能,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内分泌代谢科姜冬青为糖尿病职工定制降糖方案,并远程连线为其国内家属提供医疗咨询,架起“海外职工-祖国亲人”健康桥梁;应中国电建驻印尼国别代表处邀请,医疗队创新采用“现场诊疗+远程会诊+云端宣教”模式,视频连线驻印尼23家电建项目部开展专题科普,解答湿热环境健康防护等问题,累计服务中外员工500余人次。

  深化战略协作 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此次行动不仅在于解决海外职工急难愁盼的健康问题,更通过齐鲁二院与卡朗巴塘医院的交流,探讨今后海外医疗服务的深度合作可能,联合建立远程诊断与应急救治平台,帮助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一带一路”医疗服务联通建设。卡朗巴塘医院管理团队感慨:“这种合作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医疗和齐鲁二院医者的开放与包容。”

  “医企联建·健康护航‘一带一路’行动”通过建立应急响应、健康数据监测等健康保障体系,为海外建设者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无国界,健康护航显担当”的深刻内涵。

  践行使命担当 书写健康护航新篇

  当医疗队结束巡诊准备返程时,印尼华侨企业家不舍地紧握专家们的手:“你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资源,更是祖国对海外游子的牵挂!”此次行动不仅让海外职工切实感受到“祖国就在身边”的温暖,更通过技术输出与合作机制建设,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提供可复制的“医疗保障方案”。

  “中国职工走到哪里,齐鲁二院医者的健康保障跟到哪里。”心血管内科徐冬玲在代表专家团队发言时动情表示:“服务国家战略、守护人民健康是齐鲁二院作为公立医院的神圣职责,我们跨越重洋,就是要让海外同胞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与关怀。”

  在赤道湿热环境下,皮肤科张春红运用中医特色技术解决皮肤病高发问题,她的话语中透着医者的赤诚:“医疗不仅仅是技术输出,更是情感链接。我们用听诊器、处方笺、中医特色技术把‘以人为本’的中国温度、齐鲁二院的温度留在印尼大地。”

  “此次行动对党建创新、医企共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党建引领的医企共建模式,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为海外员工健康护航的可行路径。”消化内科朱孔锡在与印尼华侨、驻外职工关切交流后如是总结。

  面对海外职工医疗困境,内分泌代谢科姜冬青深刻体会到,医者的使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图景中,就是让每一份守护都能跨越山海。白衣为舟、仁心作楫,便是时代赋予我们最光荣的航程。”她的记录中写满对生命的敬畏。

  此次“医企联建·健康护航‘一带一路’”印尼巡诊行动,以创新模式破解海外医疗难题,以战略协作构建长效机制,以人文关怀书写民心相通,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合,贡献了齐鲁二院的医疗智慧与人文温度。

  未来,医院将持续拓展健康护航行动的内涵与范围,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等新质生产力,将更高效、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精准送到每一位建设者身边,守护中企职工健康,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齐鲁二院的“健康力量”。(完)

编辑: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