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正文
新机遇期!山东这一领域亟需“快走几步”
2021年03月02日 10:20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贸易体量巨大,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未来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对外开放大省,山东“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山东农业开放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全球农业产业链正在重塑,新业态、新模式呈爆发态势,山东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亟需“快走几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农业发展也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新机遇。一方面,虽然全球化遭遇逆流,但区域合作却在加强。中国与欧盟两大经济体的《中欧投资协定》(CAI)已完成谈判,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已签署,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已生效。另一方面,当前全球农业资本正在寻找避险地、产业链正在重塑、新业态新模式正呈爆发之态,加之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农业对外合作所带来的新发展空间,山东农业亟需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期“快走几步”。

  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提升山东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十四五”期间,山东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要实现重大突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持续增强,农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优势必须进一步巩固,农村一二三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各类资源不足,同时以开放倒逼改革,激发涉农主体的创新意识与紧迫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驱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是山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借助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的契机,山东农业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延伸。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产品出口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农业对外投资保持活跃;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取得表明,山东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已经形成。但客观看,山东农业对外开放依然存在一些短板,突出表现在进出口结构上。

  一方面,农产品进口比较集中,品种主要集中在粮食、水海产品和棉花,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欧盟和澳大利亚。另一方面,农产品出口规模大,但种类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水产品等,而水果蔬菜中苹果与大蒜又分别担当了主力,且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出口市场也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日本、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出口种类与市场的高度集中,导致山东农产品出口对这些品种和市场依赖度高,风险很大。出口集中还表现在出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不利于挖掘全省尤其是中西部农产品出口潜力。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降低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给山东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来山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打造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强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粮食、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也领先全国。但在新的历史时期,RCEP等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意味着区域贸易壁垒进一步被打破,山东农业在分享国际市场扩大红利的同时,也必须直面与东亚及其他地区同类或直接竞争农产品更加激烈的竞争冲击。因此,“十四五”时期山东要继续保持农业发展的领先优势,仅仅局限在省内、国内已经很难实现突破性进展,只有长远谋划、更高质量地走出国门,突破空间约束,才能更好融入国际市场,在双循环大格局中重塑农业发展新优势。

  练好内功、强化品牌、狠抓质量,发挥集群效益,进一步提升山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十四五”期间,山东农业要乘势而起,必须抓住用好RCEP、中欧投资协定签署机遇,借助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东风,在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主动融入区域经贸合作新格局,聚拢资源、深度参与并提升农业区域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全方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农业对外开放新高地。

  练好内功,提质增效,通过降低成本、强化品牌、狠抓质量、发挥集群效益,进一步提升山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建设,通过资金、技术投入,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依赖,从而降低农产品成本。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企业要全面提升品牌管理、农户要积极参与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差异度,降低对价格竞争的依赖。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为抓手,全面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同时促进内外贸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目前,山东寿光蔬菜已经成为集群示范品牌,山东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总结经验,探索建立一批农产品产业集群区,激发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区域效应、品牌效应等,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山东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优化结构,促进贸易升级,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布局。

  未来,山东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RCEP签订、《中毛自贸协定》实施,对标国外需求,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丰富农产品出口种类、开拓更多出口市场、平衡出口来源地区,努力向更多国家或地区出口更多种类的高附加值农产品。

  要进一步做好冷链物流建设与国际物流通道建设,鼓励山东中西部地区参与到农产品外贸中,进一步挖掘中西部地区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潜力,提升全省协同开放能级和水平。要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用好规则红利,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借助青岛西海岸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政策、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进口便利化;用好用足自由贸易协定中农产品经贸规则红利,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竞争力强、贸易稳定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进口种类与来源地多元化;加强山东省综合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航空、高铁快运及电商快递班列,多国家地区多方式构建内外互联大通道,实现农产品运输通道多元化。

  在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可控、有序,逐步、缓慢地增加进口,避免对国内农业带来较大冲击;要优先安排我国急需农产品的进口,把产量稳定性高、政治风险低的国家作为优先进口来源国。

  双链融合、全球布局,遵循高效原则,努力形成对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的影响力

  双链融合、全球布局,推动农业企业积极高效地参与全球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

  新的区域合作协议的落地,会削弱关税与投资壁垒,从而有助于延长并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山东要依托中国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19个自贸协定,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负面清单投资规则”等规则,支持山东农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积极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将农产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与价值链。

  在布局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时,要遵循高效原则,从种子、农化、收购、加工、仓储、码头等全链出发,对关键环节进行布局,努力形成对整个产业链、价值链的影响力;要加快实施山东本土农业跨国公司培育行动,提升其在投资管理、农业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形成对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的影响力;鼓励山东农业企业以经贸合作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平台为依托,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进行对外集群投资,以形成合力,提升竞争力。

  筑巢引凤,有序引资、加强规划,切实增强农业“引进来”的针对性。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尤其是种子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地扩大高质量农业招商引资。依托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开发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片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完善投资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实农业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减轻相关企业税费负担,优化生活配套服务,保障出国招商活动,不断提升农业外资营商环境。推动山东重点农业跨国项目返程投资,支持外国农业高端人才来鲁工作,实施全球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聚力引进世界知名农业企业、农业产业链引擎项目以及重大资金项目,聚焦“补短板扩内需”重点农业合作项目,鼓励农业跨国公司在山东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资讯提供能力、鼓励跨境电商发展、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支撑服务体系。支持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农业外商投资项目与对外投资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并对其中符合规定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机构自主开展直接投资、并购、债务工具、金融类投资等交易,鼓励金融机构在跨境农业企业重点投资地区进行业务布局。组织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交流会、农产品博览会等交流活动,建立涉外农业企业数据库,定期发布主要东道国的农业投资国别评估报告,做好自贸协定宣传与推广,加强信息支持与服务。依托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鼓励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积极参与“丝路电商”合作。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完善农业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农业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作者:乔翠霞 丁淑娟,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