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青岛莱西:科技创新赋能民营经济产业升级
2025年08月01日 18:02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8月1日电(张婧 宋婧 朱天麒)青岛市莱西市科技创新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日前举行。高校院所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创新、共谋未来,为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锚定新坐标。

  大会表彰了2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企业、12名莱西市贡献突出科技人才、24家莱西市贡献突出科技企业。从攻克国内首创技术、填补行业空白的中科坤泰,到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锐智智能,再到北汽制造、雀巢、点石、海绿源、金妈妈种业等一批在各自领域挺立潮头的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生动践行者。

  近年来,莱西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在青岛市“10+1”和自身“2+1+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上立新谋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近期,省委、青岛市委先后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传递的信号无比清晰,必须把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莱西的经济图谱清晰地描绘了民营经济不可撼动的主体地位,全市民营经济体数量占经营主体登记总量的98%以上,民营经济税收总额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4%左右。更令人振奋的是,去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62.5亿元,其中,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就达到266.4亿元,占比将近一半。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莱西众多民营企业持之以恒、以创新驱动质变的结果。民营经济不仅是“量”的基石,更是“质”的担当,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力量。

  企业是感知市场最敏锐的神经末梢,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青岛超瑞纳米的负责人说:“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挑战是低成本高性能单壁碳纳米管的规模化量产,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俄罗斯的一家公司具备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科创团队已经有了重要的技术突破。

  近年来,莱西市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0家、雏鹰企业33家、瞪羚企业22家、“小巨人”企业9家。今年以来,稳步实施科技项目64个、省重点技改项目7个。莱西众多民营企业家正在首创突破、成果转化、技改提升路上,铆足了劲加速拥抱新质生产力。

  未来,莱西市将加大对企业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力度,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推动更多成果在莱西落地孵化,让新企业扎根结硕果,同时注重梯度培育,帮助企业研发关键科技,推动企业扩大规模、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让小企业焕发新生机。(完)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