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评东岳硅材“一纸公告”:保险不是安全“免罪牌”
2025年07月24日 10:10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24日电 (梁犇 孙倩)7月20日,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三期B床发生火灾事故,该上市公司(东岳硅材)随后发布的一纸公告引发关注,将安全生产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砸进公众视野。

  公告显示:经初步核查,本次火灾事故造成合成三期厂房、设备及存货不同程度受损,具体损失金额尚在评估中。公司已对受损资产投保财产险,目前已完成保险公司报案程序,相关核损理赔工作正在推进。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第一时间亮出“已投保财产险”这张底牌,试图给投资者递上一粒速效“定心丸”。诚然,及时披露保险安排是上市公司的义务,但保险只是事后补偿的“减震垫”,绝不能成为事前松懈的“兜底方案”。

  企业买了保险,能在事故发生后减轻经济损失,但股民投资企业,看中的不仅是短期的财务数据,更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和对风险的有效管控能力。因此,企业不可依凭“运气”和“保险赔付”来回应投资者的信任。

  更值得反思的是,在一个多月前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该公司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进行全员安全承诺,领导班子集体出席,可事故的发生却让这个活动显得有些形式主义。

东岳硅材曾在今年6月举行“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图片来源:东岳硅材微信公众号

  这种“仪式感”与真实风险防控间的巨大落差,揭示出部分企业将安全管理异化为“口号工程”的倾向。保险与应急预案本应是事后补救手段,却因事前防范的缺位,被推至危机处理的中心舞台。

  面对此次事件所揭示出的诸如隐患排查未能完全到位、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更凸显了日常监督预防的极端重要性。社会公众期待监管部门不仅要在事故发生后高效处置,更要立足预防、关口前移,筑牢事前防范的坚实屏障。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已因一纸“公告”暂缓焦虑,但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安全不是保险单上的数字,而是融入生产的基因,唯有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刻入企业战略骨髓,方能在行业变革浪潮中行稳致远。

  这起事故应成为全行业自我检视的契机。真正的安全生产防线系于每个拧紧的阀门、每道严密的焊缝,更系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高无上、刻骨铭心的敬畏。

  在山东师范大学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山东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张晓雪看来,如果“受损财产已经投保财产险”成了一种说辞,那么可能释放一个危险信号。即未来上市公司一旦遭遇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都可以照此模板回应市场。事实上,商业保险是最后的财产救济和保全措施,很难完全覆盖投资者当下甚至是未来的利益。

  “更何况,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即便眼下尚有库存可应急,这场事故仍会在整个有机硅市场激起连锁反应。”张晓雪认为,企业应就此面向自身、面向投资者、面向行业、更面向公众,给出一份“安全”答卷。(完)

编辑: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