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由海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团队与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联合打造的“葫芦文化产业数字创新应用平台”首次亮相乡村文化振兴展区,成为本届展会焦点之一。作为全国首个葫芦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其以“非遗+数字化”的创新模式,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交相辉映
在文博会山东展区,东昌府区通过实物展陈、互动体验、数字演示等形式,全面呈现葫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王小丽现场展示葫芦雕刻技艺,吸引观众驻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平台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观众可通过VR技术体验葫芦种植基地的物联网管理,或通过扫码溯源系统了解葫芦从种植到成品的全流程信息。现场还演示了用户在线定制个性化葫芦产品的过程,凸显“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并存”的工业互联网优势。
全链条赋能葫芦产业升级
2023年10月,葫芦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在东昌府区上线,该平台以“一网四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创新定制中心、销售推广中心、品牌文旅中心)为核心架构,覆盖葫芦产业全生命周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基地的智能化管理,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等参数,提升葫芦品质;聚合工艺美术设计师资源,推出“平台化设计”模式,用户可在线参与葫芦造型、纹饰的定制,赋能产品增值;依托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集市”,年网络销售工艺葫芦超700万个;线下联动中华葫芦文化园、范制葫芦示范基地等,推出葫芦文化研学、工艺体验等文旅项目,吸引游客深度参与,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闭环生态。
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双赢
东昌府区作为“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以数字创新为引擎,推动葫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区葫芦种植面积达1.3万余亩,年综合效益16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75%,带动5000余户种植户增收。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连续举办十六届中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参展商从60家增至7000家,成交额从600万元跃升至2.9亿元。平台上线后,实现产业链资源高效整合,推动“家庭作坊”向“全产业链生态”转型,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为加速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昌府区成立葫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产业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投入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建设葫芦文化博物馆、开办工艺培训班,培育非遗传承人与新锐设计师,确保雕刻、范制等传统技艺代际传承。通过世博会、法国巴黎“孔子文化周”等国际平台推广葫芦文化,提升中国非遗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海尔卡奥斯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构建覆盖育种、金融、艺术创作的全产业链生态。东昌府区则计划以平台为支点,进一步推动“数字赋能+文旅融合”,为全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可复制的“东昌经验”。从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到国际舞台的“金招牌”,东昌府葫芦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不仅为非遗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更探索出一条“文化+科技+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借助文博会的全球窗口,这一传统产业正以创新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数字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