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12日电(刘芳芳)齐鲁石化公司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始建于1966年,是为摆脱国家用油之困而建,为满足民生之需而生。历经多年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硫高酸原油加工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干法腈纶生产基地、中国石化唯一一家氯碱生产企业。
齐鲁石化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成功打造出多个中国知名品牌,荣获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全国科技进步百强企业等诸多国家级荣誉称号,可生产各种牌号12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十四五”期间,齐鲁石化贯彻落实中国石化党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全体干部员工锚定高质量发展总目标,践行“勇争第一、勇扛红旗、勇创一流”工作理念,坚持“最严的工作标准、最严的管理措施、最严的考核问责”,强化顶层设计,深挖产业潜能,改造提升传统石化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企业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推动中国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新贡献。
坚持转型升级。齐鲁石化始终坚持以发展聚人心,蹄疾步稳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25万吨/年聚丙烯、煤电机组背压替代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共同提升,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2024年12月19日,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开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刚介绍,鲁油鲁炼项目承载着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国石化党组的殷切期望,关系到齐鲁石化未来的长远发展,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体干部员工时刻认识到重任在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实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石化优质品牌工程,实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作为山东省、中国石化的重大工程项目,鲁油鲁炼项目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来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和原料供应,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做大原油加工总量,推进“油转化”“油转特”进程,实现成品油向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及特种产品转化,保障能源供应。
项目建成后,齐鲁石化将进一步积累高端跃升突破势能,助推山东省、淄博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石化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齐鲁石化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自有科研院所优势,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和前沿研究攻关,在硫回收技术、氢化丁腈橡胶、功能性纤维、超高压电缆料、低密度茂金属膜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解决了国家“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垄断,持续替代进口,带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整体能力的提升。
率先打造中国石化首个“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提升安全智能化管控水平。首次在炼化主装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装置实时模拟难题。建成投用中国石化首个产品智能仓储库房系统,打造了智能化自动化样本标杆。国产实时数据库实现全面替代,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稳产增效。齐鲁石化始终坚持“安全是第一绩效”理念,持续深化HSE管理体系运行,大力推进ISRS体系建设,创新实施“一三五”安全管理,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领导安全引领力,聚焦安全生产全局性、深层次问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全面过硬管理助推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提质增效目标,严格落实“三个最严”工作要求,实施全方位开源保效、全链条节流增效、全流程优化增效、全过程管理提效。树牢“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对标行业先进,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深入推进40项降本减费项目落实落地,增创效益。紧盯全流程优化,在产品结构优化、增产增销增效上下功夫,努力增产航煤、石油焦等创效产品;以市场为中心,聚焦客户需求,深化超高压电缆料、茂金属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特色产品定制化生产,实现量价效齐升。
坚持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建成投用国内首套百万吨级CCUS装置,打造了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光伏发电、燃料电池用氢等项目顺利投产,公司被评为“中国石化绿色企业”。实施“国企+”区域污水达标回用模式,积极为周边百余家地方企业处理污水,守牢黄河流域“生命线”。
坚持党建引领。齐鲁石化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务实、创新、融合,突出守正、传承、强基,体系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布“领航·聚力”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红色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党委规范公司两级党委及基层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在学思践悟中找方向、找方法、找答案。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传达学习、研究部署、推动落实、跟踪督办、报告反馈的工作闭环,着力把政治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保障力和推动力。
思想引领更加有力,阐释“三勇”工作理念、“三个最严”工作要求内涵,开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推动全员转变思想观念、坚定发展信心。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每月一主题员工思想调研,举办公司企业文化故事会,连续十年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短视频、微信总浏览量近千万,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
坚守责任担当。齐鲁石化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石化力量。
牢记嘱托端稳能源饭碗,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加工原油4.26亿吨,生产乙烯2149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6140亿元,实现利税2483亿元,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压舱顶梁”。先后派出7批、17名“第一书记”,有效激活了15个结对帮扶自然村的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石化力量。积极参与防汛防台风抢险、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和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受理地方危险化学品事故报警处置成功率达100%,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赞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