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12日电(刘芳芳)11月11日,走进齐鲁石化,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轻纱般的白云,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与整齐排列的银灰色装置相映成趣,厂区道路旁的绿植生机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当天,齐鲁石化公司“中国石化在山东”高质量发展成果公众开放日活动在此启幕,来自临淄区的政协委员,以及人民网、大众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近30名嘉宾走进厂区,近距离感受企业改革发展脉动与绿色发展实践。
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董庆章致欢迎词:“通过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让各界嘉宾直观了解公司‘十四五’期间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亮眼成就,深度展现企业扛牢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三大责任’的负责任央企形象,以及在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提供石化产品高质量供给、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提升‘中国石化在山东’品牌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嘉宾们来到公司发展陈列厅。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图表、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展品,系统梳理了齐鲁石化的发展脉络。从创业初期的艰苦探索到如今的现代化智能工厂,从技术落后的困境到自主创新的突破,嘉宾们在时光的流转中,深刻感受到企业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责任担当。人民网山东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周琰感慨道:“这是我首次走进齐鲁石化,实地探访后深切感受到,‘十四五’期间企业在产能扩容、技术革新与效益提升上的亮眼成就。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企业以自身发展为纽带,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共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鲁油鲁炼项目作为山东省、中国石化的重大工程项目,关乎区域能源保障,这里的建设进展始终备受关注。嘉宾们详细了解了项目的规划布局、建设进度以及建成后在提升区域石化产品供给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临淄区政协委员付士国说:“鲁油鲁炼项目的规划,彰显企业高端智能绿色的转型方向,期待齐鲁石化续写新篇,以能源至净助力生活至美,为国家发展再添新功!”
在第二化肥厂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置现场,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得到了生动诠释。工作人员向嘉宾们讲解了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以及碳捕集效率等核心信息。当了解到该装置能够有效捕捉工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封存,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时,淄博日报记者刘伟边记录边说道:“这是央企践行生态环保责任的生动实践,齐鲁石化用硬核技术破解了工业减排难题,为地方乃至全国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最后一站,嘉宾们来到消防支队。整齐划一的消防装备、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展现出企业强大的安全保障能力。在消防装备展示区,嘉宾们近距离观摩了各类特种消防车辆和救援设备,消防队员现场演示了装备的操作流程,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大众日报记者刘磊说:“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齐鲁石化还积极参与社会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这次开放日活动让我对齐鲁石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企业在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亮眼成果,值得我们中小企业学习。”参与活动的临淄区政协委员张建刚语气坚定。其他媒体记者则纷纷表示,将通过镜头和笔墨,把齐鲁石化发展成果和责任担当传递给社会公众,让“中国石化在山东”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