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15日电(刘芳芳)早上6点半,齐鲁石化乙烯区域各生产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均已到岗,应对当日烯化线停电检修期间,单线路供电及连续阴雨天气带来的生产风险,保障供电安全。
进入10月份以来,山东地区出现连续降雨,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0倍以上,公司干部员工严格落实“三个最严”工作要求,迅速行动、精准施策,全面加强灾害防范应对,统筹部署生产经营,全力保障降雨期间生产装置安全环保平稳运行。
密织生产防护网?
“早在降雨预警发布时,公司就组织开展全域生产隐患排查。”齐鲁石化生产管理部生产调度科科长李佳介绍,降雨初期,公司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生产异常或波动时,应急人员、物资、通讯“三到位”。
针对特殊天气,各单位全面落实“双值班”制度,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值守,深入一线督导工艺、设备、安全和环保管理,优化原料平衡、组织生产,及时掌握、处置各类异常情况,建立“问题-处置-反馈”闭环管理台账,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10月4日,正值双节假期,在前期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公司组织生产、设备、电气等专业,集中排查安全隐患。针对查出的问题,各单位能整改的现场立即处置;不具备整改条件的,落实防范措施,择机整改。
“部里每天都会跟踪整改进度,保证隐患动态清零。”李佳边说边打开电脑里的排查表,国庆期间排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一目了然。
协同把守稳运行
“长期降雨对动静设备、电气设备的影响极大,必须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刚从现场回来的齐鲁石化副总工程师、机械动力部经理孙雨说。
面对持续降雨给设备运行带来的影响,公司迅速启动设备安全防护行动,各单位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快速响应,开展专项排查,聚焦重点环节、关键机组,直击电气设备防汛薄弱点,全方位“把脉问诊”,及时维护处理发现的问题,为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公司计划经营部以“保畅通、提效率”为原则,统筹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为原料进厂与产品出厂筑牢双保障。
“提前介入物料调度,与各单位精准对接,明确原料需求流向,同步锁定运力资源。”公司计划经营部生产计划科科长刘永才介绍,确保原料从入厂到入库“零等待”;紧盯销售一线动态,实时跟进订单进度,通过强化产销数据互通、发运节奏匹配,全力畅通产品后路。
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坚守岗位,加大巡检频次,对重点设备设施实行特检特护,及时检查清理雨排系统,处置突发问题……用精准细致操作、24小时守护,为公司防汛保产、稳定经营注入“一线力量”。
复盘整改促提升
10月13日,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像碎金般洒落在高耸的塔林上,鳞次栉比的罐区披上暖光,装置褪去连日阴雨的沉闷,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场生产井然有序。
应对连续降雨,不仅仅是“扛过考验”,更要积累经验、构建长效机制。
雨过天晴,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迅速开展雨后工作复盘,针对连续降雨期间暴露的生产问题,梳理优化防控流程,持续完善极端天气应急防控体系。
公司生产管理部完善“分专业排查、分区域负责”机制,机械动力部细化设备防护管控标准;储运二部、胜利炼油厂、橡胶厂、烯烃厂等单位结合实际,细化特殊天气作业预案,优化人员值守与设备巡检频次;运维中心、热电厂等单位则持续加大机柜间、电气设备、电缆线、架空线路的巡检力度,让“提前防、精准控、长效管”成为生产管理的常态。
长达10多天的连续降雨,齐鲁石化实现生产装置无非计划停车、民生保障零事故、环保排放零超标,用扎实举措交出生产经营稳定的“高分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