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9月16日电 年仅4岁的田田(化名)在经历严重车祸、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陷入“植物状态”,多家医院评估预后极差。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家属来到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令人欣喜的是,在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广宇团队带领下,通过多学科协作(MDT)、精准颅骨修补手术及系统化康复治疗,田田实现了从无反应到清晰呼唤、自主行走的重大逆转!这场生命的奇迹,是该院复杂重型颅脑创伤救治实力与人文关怀的真切体现。
惊魂初定 希望渺茫
两个月前,4岁的田田因严重交通事故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在外院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尽管保住了生命,但她持续处于植物状态,自主呼吸直至术后20余天才恢复。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预后不良”,建议家属考虑放弃。心有不甘的家人,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专家介入 提出关键策略
神经外科王广宇主任医师会诊后,果断提出:“先做颅骨修补,再系统促醒康复!”这一决策,为后续康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准手术 点燃曙光
田田转入神经外科后,团队迅速开展综合支持治疗,并优先处理手术切口愈合问题,顺利完成左侧自体骨颅骨修补术。术后,患儿睁眼时间延长,斜视改善。一周后,团队再次完成右侧自体骨颅骨修补术。奇迹在术后第二天出现:田田出现“逗笑反应”,四肢自主活动明显增加。术后第十天,她顺利转入康复科接受系统治疗。
新生重塑 见证奇迹
短短一个月后复查显示:田田颅骨复位良好,硬膜下积液大幅减少。更令人激动的是,她已能清晰喊出“爸爸”“妈妈”,可理解并执行简单指令,还能在辅助下行走。
此例罕见的成功救治,深刻凸显了早期精准颅骨修补术联合早期、多学科协同(MDT)诊疗模式的重要性:精准手术:手术团队判断准确、技术精湛,为大脑恢复创造稳定条件;早期康复介入:术前术后康复无缝衔接,抢占恢复“黄金期”;系统化促醒治疗:专科康复巩固并放大手术效果;多学科协作(MDT):神经外科、康复科、麻醉科等多科室高效配合,形成强大救治合力。
田田的重生,不仅是一场医学的胜利,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对不放弃信念的礼赞。她那一声“爸爸妈妈”、一步步向前迈出的脚印,都是对医院医疗团队最大的肯定,也闪耀着生命自身的顽强光芒。这一奇迹,深刻诠释了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患儿至上,团队协作”的核心宗旨与专业实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