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樊丽明:山大人不怕坐冷板凳,但骨子里有创新精神播报文章
2021年10月15日 11:5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校长樊丽明:山大人不怕坐冷板凳,但骨子里有创新精神播报文章

  在朴实包容的齐鲁文化滋养下,山东大地有一所底蕴深厚的大学——山东大学。自1901年成立以来,山东大学历经时代的震荡,多次分合,虽被历史大潮反复冲刷,但也沉淀出自己独特的气质。2021年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120岁生日。

  在新时代,一所百年老校如何继续发扬“文史见长”的传统,发展新文科,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完成“双一流”建设的完美答卷?在山东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校长樊丽明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6月16日,山东大学举办120周年校庆倒计时120天活动,启用120周年校庆倒计时牌,发行纪念封和专属明信片。山大校长樊丽明将纪念封和明信片投入邮筒。摄影/张丹丹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理解山东大学的精神内核?

  樊丽明:理解山东大学必须从它的源头开始。山大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成立的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部大学章程,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此后各新式学堂效仿的样本,也是山大精神的发端。

  根据《章程》,第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这是山大的办学宗旨。山东大学起源于民族危亡之际,兴办新学,是为了报国图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科教兴国。因此,山东大学始终要随着时代的节拍,为满足国家的需求而努力奋斗,这是贯穿山大120年办学历程的一条主线。

  第二,山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答案是“三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山大人不是以灵活著称,不怕坐冷板凳,但同时骨子里有创新精神。比如,未来科学大奖至今已举办六届,其中四位获奖者薛其坤、马大为、王小云和彭实戈都是山大出身。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一章就提出:“大学堂首贵崇实”,崇实求新是山大一百多年以来所坚持的校风,也是一种路径,山大一直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

  中国新闻周刊:山东大学过去一直“文史见长”,但改革开放以后,曾经历过一段文科发展的低谷,近年来如何实现文科的复兴?

  樊丽明:改革开放以后,山东大学在学科建设上进行了结构调整,首先就是努力重塑人文学科的辉煌,大力弘扬古典学术。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基本的根基就是文化自信,也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于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理解后者就是“古为今用”,但“古为今用”的前提是把古典文化研究清楚,同时在“今用”的过程中则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也就是把古典的“阳春白雪”转化为当代人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让古典文化转化成当代的精神力量。因此,弘扬古典,是山大结合新时代需要的一个主动选择,在这方面我们既研究,也转化,比如山大正在做的尼山书院、乡村儒学、社区儒学等项目,都是在进行儒学文化的新时代实践。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你作为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如何理解新文科之“新”?

  樊丽明:要理解新文科之“新”,首先要看新文科的提出背景。文科体量大、涉及面广,但近年来人才培养出现与时代脱节的现象。比如,一些工种被机器取代,传统意义上热门的会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度大,但社会急需的高端管理人才却不足。因此,在时代背景下,如何科学设置文科专业以满足当代需求,成为国家提出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大背景。

  2019年4月,教育部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新文科的概念开始浮出水面。在我看来,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可以总结为“四新”:新专业(方向)、新模式、新课程和新理论。山东大学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早,在2019年10月,我校发布了国内首个《新文科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按“四新”进行顶层设计,基本原则是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打通学科界别,按照人文与社科两大板块,结合校情与优势,分类建设与评价。

  在“四新”中,首先是建设新专业,探索人文学科之间、人文与社科、文理、文工、文医等的交叉融合。山大在全校10个学院内设立了17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微专业项目,是在本科专业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轻量型、创新性的学科融合培养思路,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等专业。此外,山大还积极探索“外语+国政”、“外语+国经”、“外语+法学”等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融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于一体的“PPE”理论人才培养项目。

  在“新模式”方面,要做到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对学术型人才,要推行宽口径、厚基础、长学制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对应用型人才,要加强横向合作式培养,既要产教融合培养,也要校企联合培养。关键是在整合资源,一个学校要自己创设文科新专业,一定要以开放的思维,做好交叉融合的文章,同时要充分整合使用各种社会资源。

  有了新专业,自然也有对应的新课程、新教材,这需要不同学科老师合力支撑,而山大作为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此前又有注重“通识”的传统,具备培养新文科融合型人才的优势。此外,新文科建设要边实践边总结提炼,并不断优化,因此也需要有新理论的支撑,并且这个新理论必须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新时代需求。

山东大学儒学院的学生在济南趵突泉畔为一女子举行“成人笄礼”。图/中新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山大在学科建设上有怎样的思路和规划?

  樊丽明:在继续发扬“文史见长”的传统优势之外,山东大学也在聚力做强社科,力争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治理体系的构建——从基层治理到国家治理,再到全球治理。还有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理论,这个领域山大主要聚焦于人大预算监督、地方债等当下中国现实中最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此外,山大也在进一步鼓励基础学科原创、大力发展医学,包括继续重点建设临床医学和扩展附属医院体系。山大的临床医学ESI全球排名进入前0.69‰,主要聚焦于解决重大疾病。近几年,山大正在同步构建“4+4”附属医院体系:在原有的四所医院基础上再建四所,其中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医院和位于龙山校区(创新港)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龙山院区都是研究型医院。

  在工科方面,山大采取的战略是融合提升。山大工科有一定的基础,但亟待提升整体学科水平和服务能力,因此必须走产教融合之路,紧盯国家急需和产业发展需求,去解决“卡脖子”问题。最后,要大力推动学科的新兴交叉,比如文理交叉、医工交叉,这是山大未来学科建设的一个突破点,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在学科交叉上,山东大学目前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樊丽明:国家越来越强调学科交叉,主要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因此,不能再按照以前学科导向的思维进行评价,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学科框架下的原有评价体系如何改革。在某些新的交叉领域,原来的评价体系涉及交叉的两个学科可能都不认可,或者不重视,这种情况下如何给予开展学科交叉的学者以更大的激励和发展空间,这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

  山大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新型交叉学部,如果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遇到问题,可以到新的学部来,总的来说是要放松,而不是收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牵线搭桥,是引导学者们更多地去关注新问题,不要一直局限在自己本身的学科中,尽可能多搭建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让交叉成为自然而然,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在制度上改革,另一方面要营造交叉的氛围,双管齐下。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进一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山大如何解决现存的短板?

  樊丽明:我们从来不回避自己的短板,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首先面临的挑战是顶尖人才的缺乏。山东大学是全国高校中少有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一直“山多峰少”, 就是因为山大缺乏战略领军的顶尖学术人才。从客观方面看,我们地域优势不明显,北上广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更大,有虹吸效应。实际上,顶尖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些条件,地域、学校、学科和人才是互为因果的。从主观方面看,山大自身也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从2018年起,学校持续在人事和人才制度上寻求改革和突破,比如设立了山大风格的人才体系,加大对人才团队的激励。实施“强院兴校”行动, 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使学院真正成为办学实体,充分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下一步,我们的发力重点将放在引育顶尖人才方面。

  另外,如何真正实现融合发展,也是山大当下面临的挑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融合”有着极丰富的内涵,包括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各方面。我们要结合山大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目前学校大力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科学布局、理顺关系、协同推进,从而形成合力,真正实现融合发展。针对学校重大问题,必须要集体研究、共同讨论、整体解决。

  山大历史上曾有过两次辉煌,一次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而从改革开放以来,山大正在努力改革,直面自己的问题,努力创造第三次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