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20日电(记者 杨兵)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的“红星影院”里,孩子们正全神贯注地观看《鸡毛信》,这是该县创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无棣县深入挖掘公益电影的独特育人价值,以光影为媒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助力青少年成长的新格局。
据悉,该县创新采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模式,将公益电影深度融入教育体系。通过专项资金与学校自筹相结合,已协调资金16.5万元,推动15所学校与院线公司合作,实现数字电影播放设备“镇办全覆盖”。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进的“红色接班人工程”中,公益电影成为重要载体,影片片单既有《闪闪的红星》等经典影片,也包含《奔跑的少年》等新时代佳作。

为实现“观影-思考-践行”的育人闭环,无棣县依托“教联体”平台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创意拓展活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协同参与,采用“观影+讲解+讨论”的融合方式提升育人效果。映前思政教师会介绍影片背景并设置思考问题;映后则组织主题征文、绘画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深化理解。家长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社区层面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光影润童心”品牌活动每周固定开展儿童主题电影展映,配套阅读、手工等延伸活动。无棣古城设立的放映点结合节庆推出“电影+文艺演出”,已吸引游客10万人次。为提升活动针对性,无棣县还建立了动态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各方意见以优化活动内容。
在公益电影活动中,无棣县创新融入版权教育,使其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载体。教师们运用动画演示、案例剖析等生动形式,以电影为素材讲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课程结束后发起的《尊重版权、崇尚创新》倡议活动,已显现实际效果。县第四实验学校一名学生的家长反馈,孩子受倡议影响,在买到疑似盗版书籍时主动要求举报,体现了版权意识从校园到家庭再到社会的有效传导。
公益电影的核心价值更在于其作为“光影艺术”的情感联结与精神滋养作用。红色经典影片点燃了孩子们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励志故事则激发了对未来的憧憬。亲子共赏电影的时刻成为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温馨课堂,社区观影活动则营造了邻里守望、共同成长的和谐氛围。电影中蕴含的真善美与智慧,如细雨般无声浸润着青少年的心灵。
如今在无棣县,从校园到社区,从课堂到古城,公益电影已超越简单的娱乐功能,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纽带,让青少年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汲取成长的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