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28日电(张婧)在青岛市崂山区,科技创新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集聚态势为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崂山区新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8家,推动全区平台总量达到339家。崂山区以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为核心引擎,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支撑、企业主体”的良性生态,聚力推动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崂山区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和平台集群优势,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培育的全链条科创平台体系。目前,全区339家科创平台中,包含国家级平台5家、省级平台56家,平台能级位居全市前列 ,类别覆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其市级创新联合体与省级概念验证平台数量分别占全市、全省总量的60%。
“我们通过系统布局、精准发力的思路,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平台体系,并针对不同平台的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有效激活各类平台的创新效能。”崂山区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推动技术成果高效产出方面,崂山区支持政策成效显著。在支持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方面,其依托单位中科院青能所围绕氢能、太阳能等五大方向,建成6个技术创新中心和7个专业技术平台,汇聚众多高端人才,并成功获批“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目前,生物基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8项成果进入应用转化阶段。

其中,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武建飞团队牵头攻关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据武建飞介绍,该技术凭借高安全性、快速充电和长续航等颠覆性优势,被认为是车载电池的最佳选择。目前,其中试产线已在崂山区落地试运行,标志着中国在全固态电池这一前沿领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一步,为青岛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筑牢了技术根基。
在此基础上,崂山区还通过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助力镭测创芯、致真精密等企业争取中央科技财政资金支持,经海仪器、北航研究院等获得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
崂山区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科产融合成效显著,成功构筑了“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生态。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突破20余项智能家电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企业超200家;浪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创财政资金“先拨后股”机制,带动百亿级产业集聚;华理青岛创新研究建成青岛市合成生物制造概念验证平台。通过高能级平台联动,崂山区在智能家电、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形成了技术突破、企业聚集、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据悉,崂山区还将继续强化科技平台支撑,加快建设新能源省实验室等平台,推进五级实验室建设。下一步,崂山区将继续依托科技创新平台,不断释放创新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