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26日,由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重症与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心脏重症诊疗技术培训班”在济南顺利召开,成功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心脏病学专家,旨在推动中西医结合在心脏重症和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选举第一届专委会成员
10月25日傍晚,新选举会议按照学会章程,由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师伟处长主持,选举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三科李瑞建教授为主任委员,王晓舟、冯民、任法新、刘传振、安贵鹏、李莹、李强、张小娟、张磊、邵一兵、孟晓、姜红菊、崔华英等13位教授为副主任委员。


专题培训班:IABP技术培训
10月25日下午,举办IABP专题培训班,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高瞻科护士长主持,特别邀请了北京安贞医院CCU团队田甜教授、刘艳丽教授,齐鲁医院急诊科姜玫教授等前来授课。分别围绕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指征、操作及护理规范等无问题进行了专题培训。IABP作为一种重要的循环支持技术,在心脏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精彩讲解后,参与人员在现场进行了操作练习,以提高与会者对该技术操作的深刻理解。



培训班开幕式:领导寄语与期望
10月26日上午,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重症与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心脏重症诊疗技术培训班开幕式隆重召开。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贾青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于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李运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公共事业部处长蔡治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党总支书记刘江教授主持。
贾青顺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心脏重症与结构性心脏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中西医结合在此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印证了“精准诊疗”与“辨证论治”在复杂疾病管理中的强强联合优势。新成立的专委会,正是以问题为导向,搭建集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旨在推动我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从“单兵作战”向“集团军作战”转型。
 于杰在讲话中指出,时值我院建院“70周年”,医院紧紧围绕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大工程”,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均取得系列突破。2024年以来在心血管诊疗中心在心脏重症诊疗、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方面实现多个“零突破”,将我院心血管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到新局面。今后我院将积极探索以患者为中心、中西医协同的全周期管理路径,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更大贡献!

李运伦代表心血管诊疗中心致辞,我院心病学科历经50年风雨成长,逐步发展成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开展从临床-基础的科研研究。今后中心将积极联合省内外优秀学者,共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获取中西医结合诊疗循证证据,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可推广范式。

李瑞建进行表态发言,专委会筹建初心即为整合省内外中西医领域优秀人才,打造多学科学术交流高地,发挥中西医互融优势,提高我省诊疗及重症救治能力。今后专委会将以此为契机,凝聚省内外各界力量,整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资源,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学术引领与示范作用,提供人才培养机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的双向转诊机制,为更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资源。

恰逢本次会议期间,成立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脏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协作专科联盟”(简称“心脏重症专科联盟”)。蔡治国在致辞中指出,该联盟成立是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以临床专科协作为纽带,构建合作共同发展体系,重点提升心脏重症及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重大疾病救治、医学临床研究等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最后参会领导共同为联盟成立点亮启动键,标志着将以联盟为媒介,更好的联通省内资源,打通绿色转诊通道。


专家讲座:前沿知识分享
会议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赵杰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张建军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雷新军主任、齐鲁医院安贵鹏主任、孟晓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焦华琛主任等均献上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冠脉复杂病变、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AI辅助的房颤数据分析、CTO国内外文献解读等内容,覆盖心血管领域重要热点领域。






病例分享:经验碰撞火花
下午病例分享环节,由专委会内10个骨干成员,带了一系列精彩的急危重症病例及疑难病例,包括《高位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CABG术后患者再发心肌梗死一例》《IABP联合LVAD救治顽固性心衰1例》《重塑“心”门,“瓣”你好梦,一TAVI(R)治疗心脏瓣膜病伴心衰一例》《樵夫难为无米之炊-当急诊遭遇前三叉病变》等等,现场专家针对病例给出个人经验分享,对青年医师们启发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