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关注—正文
国资“组团”3亿在青岛成立新公司
2025年10月21日 10:35 来源:山东头条news

  近日,青岛铁盛电子信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铁盛电子”)成立,注册资本达3亿元。企查查显示,铁盛电子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设备销售等。

  股权结构显示,其背后是三家国资平台的强强联手——资产超200亿元的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铁发”)、资产规模30亿元的山铁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铁数字(上海)”)与资产规模1亿元的青岛铁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青岛铁合”)。

图片来源:企查查

  作为第一大合伙人,山东铁发出资比例超过66%,认缴出资额达2亿元。

  山东铁发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206.22亿元。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铁路建设项目、土地综合开发经营性项目投资及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及咨询等多个领域。

  第二大合伙人为青岛铁合,认缴出资额为1亿元,出资比例超33%,体现了地方国资对新兴产业的直接支持。

  第三大合伙人为山铁数字(上海),认缴出资额10万元。尽管出资额相对较少,但山铁数字(上海)的背景不容小觑。

  作为山东铁发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3年的山铁数字(上海)在智算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主要开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算力服务类业务及产业链配资业务。

  这种“总部+子公司”“传统+新兴”的组合模式,并非国资在青岛布局的首次尝试。

  去年11月底,注册资本超百亿的青岛国资合作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崂山区注册成立,合伙人涵盖财通集团、国信集团、城投集团、海发集团以及国投集团。

  上个月,青岛城投集团与青岛财通集团共同发起10亿元绿色能源基金,华通集团等则通过青岛华资智数产业投资基金布局科技领域。

  一系列动作表明,青岛国资正通过“基金+企业”双轮驱动,提速布局“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是指青岛围绕“10+1”重点产业方向,将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2个先导产业,突破发展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5个新兴产业,提质发展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等3个优势产业,超前发展1批未来产业。

  铁盛电子的经营范围恰与青岛“10+1”体系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度契合。其成立不仅意味着国资平台对物联网赛道的直接布局,更可能通过技术输出与资源整合,推动青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