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黄渤海休渔期结束!山东近1.5万艘渔船向海竞发
2025年09月02日 11:22 来源:大众日报

  9月1日12时,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山东沿海186个定点休渔渔港热闹非凡,近1.5万艘渔船鸣笛启航、向海竞发。

  海洋伏季休渔,是我国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而实施的一种制度——通过在每年伏季、在特定海域禁止或限制捕捞活动,从而使渔业资源得到养护。

  这一制度始于1995年,经过多次优化完善,现已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开始时间已统一为每年的5月1日,各海域持续时间为三个半月至四个半月不等。

  为何选择在伏季休渔?伏季,一般以夏季为主、也包括春末,气温高、阳光充足,是多数海洋生物的繁殖期和幼体生长期。此时休渔,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生物的产卵群体和幼体,让它们有充足的时间成长发育。

  休渔的同时,各地多年来还组织开展增殖放流,通过向海洋投放各类海洋生物苗种,从而增加海洋生物的群体数量,改善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发展质量和结构。

  短期来看,休渔期渔民暂时无法出海捕捞,收入会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休渔为海洋生物资源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后期渔民捕捞的鱼个体大、产量高,收入也会更高。

  从山东往年的监测情况来看,得益于伏季休渔制度的落实、增殖放流等养护措施的实施,近海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开捕后,梭子蟹、中国对虾、海蜇等主要增殖种类捕捞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部分经济资源如带鱼、鲳鱼、爬虾、鳎米鱼等产量保持稳定,局部海域大规格鲅鱼等资源呈旺发态势。

  今年,为做好伏季休渔管理,省农业农村厅、公安厅、海警局三方联合,统筹执法力量,实施渔区、渔港、船厂、市场等八大重点要素管控,海上织密巡查网、严打非法捕捞,陆上筑牢监管线、加大渔港和停泊点巡查,空中赋能精准打、运用无人机对重点海域等开展高空巡航巡查,维护了伏季休渔的良好秩序。

  休渔也不是“一刀切”。在休渔期间实施特殊经济品种专项限额捕捞,是伏季休渔制度的重要补充。专项捕捞的特殊经济品种多为一年生等短生长周期的渔业资源,生长速度快、资源状况较好、渔汛比较集中。这对适度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对于丰富伏休期间优质水产品市场供应发挥着积极作用。

  农业农村部批准山东在今年休渔期间开展毛虾、海蜇、鱿鱼3个品种的专项捕捞。据统计,专项限额捕捞总产量达1.84万、总产值2.65亿元,其中鱿鱼产量6439.02吨,海蜇10714.5吨,毛虾1223.21吨,实现了“海洋生态、渔业生产、渔民生活”互融共赢。

  如今,黄海海面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自9月1日起,山东将投入百余艘执法船艇开展“护渔·护航”执法行动,在作业海域巡查通航秩序,监督渔船作业规范。同时,全省43个应急指挥中心将24小时实时监控出海渔船动态,全方位为开渔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接下来,随着渔船陆续归港,新鲜的海产品将源源不断供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将为山东的渔业经济注入活力。

  (大众新闻记者 毛鑫鑫)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