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2月27日电(王禹)中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海上部分27日在山东青岛开工建设。
该项目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湾海域附近,今年10月项目获自然资源部用海批复,总投资102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引进光伏组件、系统集成等新能源产业链项目。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60万千瓦,二期规划建设55万千瓦。建成后,项目预计年均可提供约19.2亿度发电量、年均产值约7.2亿元人民币,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0万吨。
当天上午,随着第一榀钢平台完成组装标志着该项目海上作业施工全面开始,该项目预计2025年3月30日首批并网发电,2025年8月30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据介绍,该项目采用渔光融合养殖模式,渔光互补,将渔业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海上精准养殖,不仅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实现一地两用、一举多得,更拓展了国内海上新能源开发的全新思路。
近年来,即墨区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4大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起。2023年即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新增14.2万千瓦、增长30.3%,达到约61万千瓦,占青岛市新能源发电总装机的12.6%。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光伏发电22.05万千瓦,同比增长17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