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17日电 记者从山东工行获悉,近年来,该行全面提升境内外汇业务首选银行建设成效,聚焦头部企业、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外贸新业态等重点领域,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力度,高效服务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注入了滂湃的金融动能。
面对疫情冲击与国际形势变化影响,外贸企业正面临新的经营挑战。山东工行结合政策调节方向以及省委省政府支持导向,积极为外贸外资实体企业提供全方位授信、利率、汇率、费率优惠支持。
围绕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金融需求,山东工行发挥全球服务优势,通过境内外联动,持续开展“春融行动”,抓好外贸领域整体信贷投放,着力解决外资外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截至2022年10月末,该行累计服务国际业务客户超过6500余户,通过“春融行动”为2400余户外资外贸企业提供本外币融资超过3400亿元。
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需求痛点。为切实帮助外资外贸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山东工行通过“齐鲁进口贷”“鲁贸贷”产品,与省政府、省国担、农担公司合力为辖内外贸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截至2022年10月末,山东工行累计为57家企业办理“齐鲁进口贷”业务,融资支持超过2亿元,金额同业领先;累计发放“鲁贸贷”近13亿元,全力缓解中小微进出口企业融资难题。此外,围绕外资外贸企业需求,山东工行构建起“贸易融资+现汇贷款”的国际业务金融全产品融资服务体系,确保融资方式精准契合各种需求,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政策。截至2022年10月末,山东工行通过“单一窗口”服务企业3000余户,办理跨境汇款1.42万笔,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35亿元,位居同业第一。疫情期间山东工行还创新推出“零接触金融服务”,为广大外贸企业提供不间断的结算融资支持。
据统计,截至10月末,山东工行线上结售汇业务量98亿美元,较同期增加超过13亿美元,增幅16.2%。同时通过加强新产品应用、推广ESS电子化交单,解决了企业疫情期间货物到港无法提货的难题,节省国际快递运输时间和降低单据流转风险。近期为日照某钢铁企业办理辖内首笔ESS电子平台进口信用证业务。
“自从我们有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资格,不用每趟业务都往银行跑了,用电子支付口令就可以办理,省时又省力呀!”山东通力轮胎财务负责人说。据了解,通力轮胎主要生产高端卡客车轮胎,年出口规模约8000万美元,每月服务贸易支出70余笔。在便利化政策实施前,企业每笔付汇都需专人前往银行办理,单笔业务办理时间至少1个工作日。在工行兖州支行的帮助下,企业能够实现自行收付,切实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