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摄影故事—正文
打好“铁算盘” 守好“责任田”市北区财政局细耕“阳光财政”
2022年09月30日 14:53 来源:中新网山东

  近几年,受经济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和政策性减收等影响,区县一级财政收入增幅普遍放缓,收支压力不断加大。如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用有限的资金为老百姓办更多的事,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

  市北区财政局加强财政管理,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打好节流减支“铁算盘”,守好民生支出“责任田”,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拨好节流减支“铁算盘”

  花钱先问效,无效必问责。日前,一场特殊的现场答辩在青岛市市北区区级机关大楼开展:一边是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评估组在频频发问,一边是用款单位围绕着山头公园整治、中小学校舍维修、市政道路整治等项目的预算绩效进行评估答辩。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市北区2022年18个纳入评估的预算项目预算金额审减率达到9%。

  “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该花的钱怎么高效的花?将预算绩效审核关口前移,在花钱源头‘截流’,在项目入库之前‘设闸’,通过绩效管理精准发力,确保公共资金科学使用,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相关精神的重要举措和探索。”市北区财政局副局长崔志强介绍。

  比如,公立卫生服务机构防水修缮项目,从编制绩效目标开始,深入可研论证分析、强化专家科学论证,在实现绩效目标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广泛征求各方合理化建议,结合拟新建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将原设计拟修缮的10个卫生服务中心(含1个妇幼保健中心)调整为7个,确保了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

  守好民生支出“责任田”

  节约资金,重点支持民生领域。为减轻市北区残疾家庭的经济负担,强化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能力,选取“残疾人康复”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且评价结果为“优”,为此,财政优先安排预算予以支持,通过财政持续投入,向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康复指导等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增强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能力,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我们压减了一般性、风险性支出,统筹更多资金增加了民生类支出,如逐年加大‘三保三稳’统筹整合规模,增强支持‘三保三稳’发展合力,实现了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优化,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市北区财政局副局长崔志强表示。

  截至目前,市北区财政局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发放创业扶持资金、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金、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彩色超声设备等,筑牢民生保障基石,有效支持了新就业形态发展。

  市北区财政局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体系,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市北特色”。通过一系列举措,压减低质无效资金,盘活存量资金,让公共资金蓄水池动起来,激发“休眠资源”活力,下好稳经济、保民生,促产业这盘大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