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摄影故事—正文
迎接世界读书日 山师教授讲解“为什么读经典”
2022年04月23日 13:50 来源:中新网山东

  4月23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博雅大学堂”云课程“世界读书日”系列讲座开讲,第一讲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冬云讲授“为什么读经典?”。当天,“北大博雅教研”“搜狐教育”“凤岐茶社”“山东中教”“小鹅通”“畅想谷”“微博”“寇享”“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一享公众号”等多家平台总计12万余人在线收看讲座直播。

  于冬云教授认为,经典是那些不断被重读的作品,既是永恒的,又有时空相对性。时代的价值观、民族的文化主体立场、审美观念在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文学研究为主的专业读者,应具备语文学的修养,细读文本的同时,关注相关史料、写作语境、叙事语境、哲学、美学等维度。而普通读者则需要关注文本的语言、文化、跨媒介等维度。

  于冬云教授说,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读者在阅读那些跨文化的文学经典时,需要关注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进入21世纪,影视剧改编、游戏改编等俨然成为热潮,读者也要充分认识到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媒介的关系,关注文本跨媒介的特性。于冬云教授指出,文学经典具有极强的建构功能,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世界、洞察人性,阅读经典可以使读者获得一种超越世俗生活羁绊、仰望遥远星空的能力。

  此次讲座反响热烈,于冬云教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从多个维度诠释了“什么是经典?”“如何阅读经典?”以及“阅读经典何为?”也向每位听众传达了这样的理念:读文学经典,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洞察更丰富的人性,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祁慧)

推荐阅读